楠天下的太阳花/原创
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是《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话,它强调战争是关乎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命门。
在演讲中,也有这样一个问题,关乎演讲的成败得失,说得毛骨悚然一点,它常常勒住了演讲者的脖子。
这个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不管是资深演讲者,还是小白,它都是演讲中的第一个障碍。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演讲就成功了一半,甚至「她」对你好了,不让你焦虑,不让你流汗,不让你口干舌燥,演讲就水到渠成,分分钟的事儿。
你看看美国,当今世界的超级强国,它又是一个演讲大国,演讲强国。美国国民,说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但最怕的居然也是这个演讲问题。
这个老调重弹的问题,就是演讲中的恐惧,紧张,焦虑。她是我们人类的通病。
二
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天生都是演说家。你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是如此目标明确,任性恣意。
你向世界宣告,「我来了」,你的哭啼像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又或像一个天使,高空而降。
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什么婴儿如此放肆?呃,不对,那不是放肆,而是新生命最强大的力量,婴儿一边降临,一边向世界宣告:「我来,我看,我征服」。
你看,「她」一来,又仿若大将军出场,指挥着千军万马。医院,家庭,父母全都为她忙上忙下,手足并用,各种工具,手术刀,尿片,婴儿椅,轮番上台。
这就是力量,这就是自信,这就是「演说家」的风范。
所以,解锁紧张的第一个姿势,就是把自己想像成婴儿降临。
这就是我总结的梦幻婴儿法。
三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到西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充满神秘,这种神秘吸引着很多行者去探索它,征服它。
同样,面对演讲恐惧,你不要回避她,要去靠近她,了解她,认识她。
演讲的恐惧症,一种是器质型,天生的生理性恐惧,你要么到医院找医生,要么认命吧。不过,这种情况占比1%,除非你中奖,你就不必担心了。
另外一种是心理型,自己给自己形成的心理压力,一上台就紧张。99%的人演讲紧张都属于这种情况。
有药可救,永不绝望,敢于面对就是最好的解药,而这种解药很多。
演讲前,做好详尽的准备,心中有底,演讲不慌。比如,写好逐字稿,反复练习,熟悉场地,找演讲教练指导等等。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滴。练习产生自信,自信战胜恐惧。
但是,很多演讲失败的人,不是输给了没有准备,而是准备不对。他们以为,演讲准备仅仅是写好逐字稿。这就像主妇把米淘好,放进电饭堡,却不插电一样可笑。
最近,印度在我洞朗地区挑惹是非,我军就在西藏进行多次实战演习。这是战争前最有效的实地演练。
有一种演讲准备,叫「离线测试」。美国国家航天局在发射火箭前,都要进行最后的检测。虽然美国火箭发射失误太多太多,但如果少了最后这一步检测,失败率更加吓人。
这和战斗前的实战演习一样。在演讲前,这一步流程也可以有。提前一天到演讲现场,模拟全真场景,让自己的朋友充当听众,来一盘全面的「演习」。
由于提前演练过,真正开始后,你的紧张度就会大幅降低,演讲就会从容淡定。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万维刚谈高手的仪式感。这是一种给不确定性的世界增加确定性结果的最好方法。
运动员比赛前会热身,宗教祈祷之前会有仪式,教师讲课之前会有师生的「问好」等等。
演讲开场之前,演讲者可以难过热身活动,50个俯卧撑,100个下蹲,3声大吼,来激发身体活力。
上台时,身体得到预热,血脉通畅,呼吸加快,步伐有活力,声音更宏亮,大脑更灵活,语言充满磁性。自信极得到提升,紧张感就烟消云散。
很多人通过这种方法瓦解了演讲的紧张感,通过热身促进精神状态,身体本身也就没有了产生紧张的土壤。
有经验的演讲者知道,台上演讲就最开始的几分钟最紧张。
如果你在上台前,反复操练开场白,达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的效果,上台后,你就用下意识的方式开始你的演讲,莫名的紧张感也就不存在了。
还有的人,习惯演讲前洗个澡,哼只小曲儿,给亲爱的人打个电话等等,都有助于缓解演讲的紧张。
四
上次听一个演讲,在演讲活动的后期,一个新手上台了。
主要内容都展示完毕,有观众开始离场。新手本来就比较紧张,看到听众起身离场,越来越慌,最后,都不知道怎么讲完的,满身大汗跑下台。
所以,演讲过程中,排除干扰非常重要。观众讲话的干扰,话筒出现哑音的干扰,幻灯片放不出的干扰,都需要回避或提前预防。
克服演讲恐惧症,最重要的一点,是放慢演讲的节奏。昨天,我参加一个培训,老师讲到,「慢是优雅的标志」,咣咣,这话击中了我。
新手的紧张症状根源在于快。
一上台,就想尽快把演讲内容说完,全然不顾内容的传达效果。如果刻意控制语速,并逐渐找到自己最擅长的语调与节奏,紧张感就迅速脱身。
如果在放缓节奏的过程中,再寻找观众中的几个熟悉的人,交流眼神,微笑示意,你就会完全放松下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演讲中的恐惧,紧张,慌乱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它有个显著的软肋:欺软怕硬。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只要你多想办法,勇敢面对,它自然会退避三舍,甚至逃之夭夭。这时候,演讲的紧张与恐惧就像老鼠碰到猫一样,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