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特意赶去班级里面,和论文导师商量开题报告。
嗯,大学生活终于要结束了。
前些天一个朋友同我缅怀大学生活,觉得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大学生活。我点了点头,说了句:你知道吗?大学毕业对我来说就是出狱。
真的。
海南师范大学是我人生中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同时也是我人生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糟糕的选择。
糟糕的原因却非常有趣:可以说,当时的我没有错,父母也没有错,可四年后的结果就是错了。因为成长的底层逻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当初是怎么最终选择海南师范大学的呢?我的思路非常简单,就是专业>学校>城市:
高考前几天,我鬼使神差的在一本高考杂志书上边看到了对外汉语专业的介绍,这个专业就这么在我心底种草了。
高考后,我拿起志愿指导书的第一个动作是:圈出所有带有对外汉语专业的学校,排除掉其他的。
我压根没多考虑别的专业,真的。
2
第二个动作就是:根据这些初步圈出来的学校开始筛选自己心中满意的城市。我给自己的设限是:北方的不要。
为什么呢?因为我怕冷。我扛热不扛冷。
这么一选择下来,最后就剩下两个学校在做抉择。一个是海南师范大学,一个是厦门理工学院。
我家就住在厦门附近,其实我打内心里的第一考虑对象当然是厦门理工学院,我为此还亲自到厦门理工学院去走了一遭。
看完以后我是满心欢喜的想选择留在本地的厦门理工学院。这个时候,偏偏出了一个问题:厦门理工学院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分数我够不上,够得着的只能是一个闽台合作的专业。
它颠覆了我的既有选择的优先级思路。——专业>学校>城市。
另外,我对比了海南师范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
你看,一个是海南师范大学,是大学。一个是厦门理工学院,是学院。大学肯定要比学院好。海南师范大学是新校区,新建的肯定要比理工学院旧的好。
于是,我最终不得不遗憾的放弃厦门理工学院,也顺理成章的选择了海南师范大学。这件事几乎成为我的一个永远的遗憾。
但是,选择的优先级逻辑就是如此。我们要读一个大学,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专业是否合意,紧接着看平台是否好,最后再考虑城市,也就是居住环境等其他一些细节。
这是正常人的想法吧。我觉得自己没错。
3
我还真的是没错。
尽管大家考虑的具体思路可能和我的不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整个思考的底层逻辑应该是差不多的。
有趣的是:成长的底层逻辑在四年之间发生了变化。
就我所知,现在几乎所有的新兴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包括美团和饿了么,滴滴和uber,等等一系列的新生事物,都是在这几年间发生的事情。
中产阶级的崛起,孕育了诸如逻辑思维等等一系列的知识社群服务,甚至改写了各方面专业的分工和协作的基因。
在哪里能够看到这些变化?——大城市。
我无缘看到这一切,这意味着我变相的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认知升级的机会,更别提什么成长了。
成长最终是要同市场匹配的,然而我连市场都没看过。这不是闭门造车吗?
当然,实际上我选择学校的逻辑也让现在的我哭笑不得。
我的逻辑漏洞至少有4个:
- 新校区=什么都好的。
- 专业=一切。
- 怕冷=不要去北方。
- 大学>学院。最可笑的是这个。
所以,人如何思考决定人如何选择。思维方式决定动作。
4
那么,我在思考:世界变化这么快,我们学生如何去跟着成长呢?
答案是:选择大城市,选择大城市,选择大城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是选择大城市呢?——因为这意味着你的成长拥有了尽可能的甚至是无限的可能性。
每一个新兴的行业都很可能带给刚好在大城市里的你一个新的机会,在海南在农村这是永远不可能见到的事情。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你刚好在那里,就赚到了。
四年能够改变的事情太多了。包括你突然发现自己真的不想从事本专业了。你突然就不想呆在这里了,你突然怎么怎么的了。
那怎么办呢?——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呢?
答案是:唯有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才能真正成长。在剧烈变化的时代里面,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去接受不确定性,甚至是去做一些不确定性的事情,从而有机会实现逆袭。
成长的道路也许各有不同,但是成长的底层逻辑一定是尽可能多的增多自己人生的可能性。这一次,我相信我自己的逻辑判断——选择大城市。
好了,写完了,我上飞机了,希望下一次去的地方是北京,下飞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