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博物馆新馆,有一处“中国皮影戏展”,里面展出的皮影戏种类丰富,包罗了不同时期的中国皮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皮影戏展,共同重温那些光影中的旧时光。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它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
据史料记载,皮影戏最早始于汉代,到唐代时逐渐兴盛起来,元代时期还传入到了西亚和欧洲地区,是中国文化传播世界的历史见证。
关于皮影戏,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
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病离世之后,汉武帝便终日神情恍惚,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有一天在路边看到小孩子手拿着玩偶玩耍,在烛光下,玩偶的影子映射在墙上栩栩如生,于是李绍翁灵机一动,请人用布帛裁成李夫人的样子,在入夜之后,围方帷,掌烛灯,恭请武帝端坐正中观看,武帝看到之后悲喜交加,作诗曰: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偏何姗其来迟!”
这个爱情故事后来被人记入《汉书》,这大概是最早的关于皮影戏的文献记录了。
眼前的这个皮影看着有些残缺,它是清代流传于甘肃地区的皮影,也是甘肃皮影的典型代表。
甘肃皮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表演高亢激昂,皮影制作也非常讲究,通常只用牛皮为材料,人物造型的比例也很有特色,头大身小,环境衬件则会相应缩小,以突出人物主体。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展出的这件皮影有很多修补的痕迹,这是民间艺人在长期使用、流传几代人依然不忍舍弃的见证,因此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流传于全国的皮影戏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地方文化浸润之下,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流派,按照地域特色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大派系:
南派皮影流传于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而北派皮影则盛行于河北、陕西、甘肃、北京等地区,其他如河南、安徽、江苏等则兼有南北两地的共同风格。
这些皮影戏既是中国戏曲的物质载体,也凝聚着各地的风俗和传统。
在艺术表现内容上,皮影戏虽包罗万象,但大多仍以民间传说和文学名著为创作素材,如《西游记》、《西厢记》、《铡美案》、《女状元》等,虽流派不同,但内容和情节上却有相似和重合之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些民间传说流传之深远,影响之广泛。
现如今,皮影不仅是艺术表演的戏剧道具,同时也是很受大众喜爱的装饰品,因为它完美地结合了雕刻和绘画两大艺术,尽管各地皮影各有特色,但制作流程大致相同:一般来说,皮影戏的制作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熨平、结合等八道工序方可完成,这样的纯手工制作工序可谓繁复精细,也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皮影绚丽多彩的艺术美感,说它是中国民间艺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真是一点也不为过呀!
现在很多年轻一代提到皮影戏,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他们听不懂,也因此会觉得无趣;而于我来说,关于皮影戏最初的了解,起源于改编自余华小说拍成的电影《活着》,主人公福贵就是凭借着表演皮影戏的传统手艺才能在乱世中得以糊口养家。
但是你们知道么,皮影戏可不只是电影表现的那般简单。
事实上,皮影戏算得上是戏曲声腔和民间音乐艺术的集大成者。因为它融合了汉剧、湘剧、花鼓戏、川剧等地方戏剧声腔,以及老腔、阿房腔、弦报腔、皮腔等专用腔,同时还需要借助月琴、二弦、胡琴、边锣、唢呐等乐器伴奏。
上面看到的《龙凤图》、《沙家浜》便是皮影戏表演的专用剧本,在这里要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科普”:
上、出=人物上场
唱=演唱
白=念白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我看来,皮影戏并不是演员挥动着竹竿,控制人物动作的简单操作,而是需要长期训练的艺术创作。
一般而言,一场皮影戏的表演通常需要演唱、提影、器乐三个部分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所以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一场优质的皮影戏表演,往往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皮影戏班,他们常年离乡背井,居无定所,虽生活艰难,但只要有观众喜爱,他们便痴心不改,代代相传皮影手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戏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很多大城市,随处可见流浪歌手们在街头演唱,却鲜少看见皮影戏班的表演,即便是偶有演出,也比不上那些流量演唱会的火爆。
但皮影戏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其民俗价值却是很多流行音乐无法取代的,直到今天,在很多乡野小镇,皮影戏作为祭祀、节庆等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它根植于民间,记录着生活,也记录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