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三毛:
我清晰的记得,拿起三毛的第一本书是《雨季不再来》,文中尽数描写了三毛逃课、去坟墓堆等地方只是为了看老师口中的闲书;全书浮现出一个少女的叛逆,洒脱,但是更让我惊叹的是三毛对读书这件事的热衷程度,一个对读书有着近乎痴迷的专注。在她游学的时候,对文学的倾注之情有增无减,每天会花很多时间读书。
这本书算是三毛很早的一次文学尝试,那时的三毛还没有成为三毛,笔触中带有青涩,但是那份真诚的情感却让我沉醉;她虽然也很叛逆、反抗,但是她心里已经播种下了多读书这颗美丽的种子,并且已经决心培育读书这个好习惯;她的内心却如同浩浩大海,平静,安详,淡泊。我想我应该珍惜我所谓的叛逆期,也许,这一段时间或是长,或是短,但是能够坚持下去做一件自己认为真心喜欢的事情,我应该会很满足,而不是过早的因为担心后果、害怕失败而畏首不前。
-----------------------------------------------------------------------------------------------------------------------------------------------------------------------------------------------
爱上三毛:
印象中,撒哈拉就是书本中所说的世界最大的沙漠,自己虽然没有见过沙漠,可见过沙子呀,一望无际的黄沙该是何等的死寂。可是在三毛的笔下,在酷热难耐、物资匮乏又偏僻落后的撒哈拉,却被她描述得有滋有味,乐趣横生;我想这就是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热爱吧。三毛与荷西在一起,在当地算不上是有钱人,一起来到这个贫瘠的沙漠小镇,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比如拖回装棺材的木箱做的家具,当得知木材的真实用途时哈哈大笑;比如用廉价的小艺术品把沙漠中的陋室装扮成宫殿;再比如三毛用小黄瓜代替笋做的“笋片炒冬菇”得到了荷西老板的称赞,等等。这样的生活细节太多,在我们看来可能是枯燥苦闷的生活,却让三毛给活出了诗意。
当时读完这本书,我有了出去看一看的冲动;我问了门老板,我们要不要趁假期出去旅游,比如你想去的厦门我想去的大理,而后却都没能成行,记忆中我回了趟家。读完这本书近一年了,生活工作中也总是时不时的遇到让自己烦恼、纠结的事情,有时会因为没有好好处理而苦闷、懊恼,可是在当时却没有想到生活中不止这些羁绊,还有很多美好与远方等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感悟。
-----------------------------------------------------------------------------------------------------------------------------------------------------------------------------------------------
怜惜三毛:
三毛陪父母出游,荷西到机场送行,并嘱咐三毛:“早点回来哦”,可是几天后荷西便在工作中发生了潜水意外,在通讯不发达的当时,这句话,竟然成了二人永别;三毛一定后悔自己没能陪在身边、后悔自己没能早些回来,也许她在,意外便不会发生。
-----------------------------------------------------------------------------
两人初识:
荷西: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
荷西:我的愿望是拥有一栋小小的公寓。我外出赚钱,Echo在家煮饭给我吃,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事。
三毛:我们都还年轻,你也才高三,怎么就想结婚了呢?
荷西:我是碰到你之后才想结婚的。
-----------------------------------------------------------------------------
两人彼此认可:
荷西曾经问过三毛:“你想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毛说:“看得顺眼的千万富翁也嫁,看不顺眼的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说:“说来说去还是想嫁个有钱的。”
三毛说:“也有意外。”
“那你嫁给我呢?”荷西问道。
三毛叹了口气:“要是你的话,只要够吃饭的钱就够了”
“那你吃的多吗?”
“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吃少点。”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描述了两人彼此认可之后在撒哈拉沙漠完成婚礼,白手起家过日子,并且越来越好的生活水平;当然,三毛也没有荒废一直钟爱的文学。这一切看似朝着世人认为完美的方向发展,可是都被荷西的意外给打破。回忆起过往,往往都有美好的瞬间,曾经一起憧憬过的未来,此刻也只能是三毛内心的苦闷。荷西的死,使三毛内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人生陷入低谷,一度无法再面对生活,。她在语录中这样激励自己——“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
惋惜三毛:
荷西死后,三毛的作品就充满了悲伤(被好多人认为是消极),虽然有应邀去大学做教授,答应出版社去南美旅行写书,也有了新作《万水千山走遍》;可是终究因为荷西死了,她无法承受这份痛苦,而早早离世。老实说,刚开始读南美之行的书,我觉得是出版社对三毛的过度消费;但是随着越来越深入的读,感悟,就越心疼三毛。她并不是为了世俗,只是因为她热爱的文学,为了能够通过自己的见闻和文字来减轻内心的痛苦。
三毛的南美之行去过很多国家,但是只有在阿根廷草原的情形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在这里她找到了久违的放松和自由的感觉。三毛的一生是热爱自由的,可是现实却让她少有完全的自由;她感叹——
-----------------------------------------------------------------------------
牧场的名字便如眼前的景色一般地甜美而不真实,人间哪里可能还有这样的乐土?”
面对着已经进来的牧场,我仍是不信,望着那些有血有肉的“高裘”,怎能明白他们也是如我一般的人呢!
一时里,我的心被一阵巨大柔软的欢乐淹过,生命的美,又一次向我证明、呈现。
别人急着下车,我的双手托住下颚,动也不敢动,只怕一瞬眼,自己要流下泪来。
一生里梦想的日子,不就是明白放在这儿吗?
-----------------------------------------------------------------------------
可以很清楚的预判,三毛对这里充满的喜爱和归属感。而后来那段与高裘人的短暂恋情,或者说是高裘人对三毛的爱情,更是让我很急切的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在这唯美的草原,奔放的马背上,快乐的生活。那个高裘人,和三毛也许有相似的经历,也许就是三毛笔下映射的自己;内心中沉寂许久的柔情,本以为不会再起波澜,可现在碰到眼前的这个人,就像是被丢下了一块石头,再也无法平息这荡起的涟漪。他最后恳请三毛能留下了,做草原,牛羊,庄园的女主人;可三毛明白,她喜欢的人已经不在了,她现在喜欢的是南美大草原上惬意的自由......
-----------------------------------------------------------------------------
导游西维亚什么时候靠过来了。望着那个背影说:“贾莫拉先生今天发疯了。平日的他根本不理游客的,很孤独的一个‘高裘’!”
我讶异地看着她。
“真的,他对你很特殊,连吃饭都在我们旁边加了桌子。便是要在你身旁——”
“平常——”
“什么平常?来了好多回了。他来看一看就走。还有带人去骑马的事吗?”
我听了这话便去追他,这时候他戴上了眼镜,一下显得苍老了。
“我来跟你说再见!”
“再陪我走一段?”
“好——”
“下次你再回来,我不知活不活了。”
“人是永生的,不要这么说。”
说着我忍不住亲了他一下面颊。
“你叫什么名字?也好以后常常在心里唤你。”
这个“高裘”真是疯狂,我却没有一丝怪责。
“我叫China!”我说。
巴士车发动了,一群群“高裘”骑在马上相送,跟着慢慢开出牧场的车子挥手狂跑。
-----------------------------------------------------------------------------
虽然最后三毛没有留下,高裘人也没有过分去追,但是两个人精神上却是想通的,他们在余生能在心里想着还有个知己,内心也是满足的。无论去了哪里,面对什么生活,我们都应该快乐的活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轰轰列烈也好,平平淡淡也罢,只是活着,活着就是对生命最高的礼赞。
-----------------------------------------------------------------------------------------------------------------------------------------------------------------------------------------------
后记-----------
去年或者说前年开始,一直到去年底,一直在看三毛写的书,感受她的生活态度与经历;期间和几位朋友聊过说想写一写,可是终究怕个人观点亵渎了三毛在广大书友中的神圣,今天写了这么多,也只是表达个人对三毛喜爱所写。
一个人会喜欢一个地方,一座城市,而且去的越多越喜欢,因为喜欢上那里的伊人,就更痴迷那座城;不因别人说她有哪些好,只因那梦回唐朝的夜景,只为那回味千年的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