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简书零星会涨几个粉丝,每当有人关注我时,我会扫一眼他的动态,想知道他是看哪篇文章关注我的。结果,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不少粉丝刚加入简书,就关注我了。我推测是,他在百度上搜索相关内容,被引流到简书了。上周,我上一个Manager在微信找我聊了会,他发来我简书账号的截图,问是不是我写的,说我写得不错。
有粉丝关注以及得到他人的认可,会让我有些欣喜。但从我自身来讲,这种喜悦持续不了太久,生活的主色调不会因为,这而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生活大多数的时间是处于无聊和无知的状态,觉着日子空洞乏味。我不会去主动刻意去找乐子,因为曾试过好多次,风风火火地折腾之后,依旧是空洞乏味,除此之外,还有用力尝试之后的无力感。
我输出的非专业性文章,很多都是偏感性的思考,大多是对自己生活的梳理和回顾。这个过程,会提供一个主动观察自己生活的视角,原来认为自己死气沉沉的生活,在不同的视角下变得鲜活起来。总有那么一两件事,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有趣那么一点,也就不那么无聊了。这种乐趣在于自己去主动发现、去主动感受,输出感性文章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我很反感自己在007交作业时,提交专业性的文章,觉得这样有点浪费点评人的时间。专业相关的文章,说到底是一个教程,对不需要的人没有意义。但是,有时候实在没时间写,就拿专业性文章充数了。专业相关文章显得严谨理性多了,需要自己先理解知识点,然后进行描述输出,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精力,而我也更容易偷懒。为了解决自己偷懒的问题,我跟朋友约定,没完成一周一篇专业性文章输出,我会给他200元红包。上一周,我爽快地打给他200块之后,我写文章的态度明显变了,不在像之前那样无所谓,对于专业性输出更上心了。与不断输出对应的是,不断输入专业性知识。因为要讲给其他人听,所以得主动花精力去理解曾经不放在心上的知识点,这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这个过程中,经常有茅塞顿开的时刻,那感觉非常的过瘾!
一句话来说,持续输出文章让自己不那么无聊,也不那么无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