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在各大平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买买买和剁手浪潮的推动下,各大品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格力与奥克斯提前发酵,滴滴和美团也展开了“优惠券大战”,苏宁称追加10亿下沉县镇、天猫宣布“史上最大投入”,京东更是直言自己才是“618”的主会场。
这场流量争夺战的背后是当今日新月异的新竞争形势,行业竞争不断升级。不仅仅是电商行业,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饱满,品类竞争,行业竞争源源不断,加之管理知识的普及,技术创新的平行发展,如何脱颖而出就成为了众多企业家的难题:
一个时代:
同质化竞争时代,企业突围困难重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不断更新壮大,同类行业日渐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家对于行业领导者的不断跟进和模仿复制,从而加剧了市场竞争。
有的企业在竞争中开始打价格战,自己失去定价权,导致企业利润越来越薄,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中国食品快消行业,大家熟知的康师傅、统一、旺旺等,还有一个我要提及的品牌,那就是达利,他被外界称为中国版的雀巢,食品界的“腾讯”,模仿超过原创,营收超过旺旺、康师傅、统一总和。
在我国很多产品初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当你被竞争对手模仿并超越时,你有没有应对之策,你又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企业不会淹没在众多品牌之中?
ofo小黄车曾经红极一时,鲜明的色彩轻便的车身,给城市交通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同类扫码单车的出现,青桔、哈啰、摩拜等,ofo的市场被瓜分得四分五裂,后起的品牌有着大平台的输血,在维护和运营方面均不亚于ofo,而且ofo后期面临着维护不善,资金紧张,退押金慢等负面新闻,出现在各地的身影越来越少。
两大难题:
难题一:企业转型迷茫被动,多元经营精力耗散
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营收困难,企业发展停滞不前,进入瓶颈难以突破。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和机会,也为了顺应时代的推进发展,企业就会进行战略转型。
但转型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自身战略不清,方向不明,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导致业务多元、资源分散、企业营收增长乏力,精力耗散。
转型是企业巨大的挑战,海澜之家就身陷此挑战之中。
“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这句话深入人心,一直主打“商务休闲”男装的品牌定位,传达的是男性成熟之美,一经推出便深受成熟男士青睐,但自从集团进入“周立宸时代”,企业发起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年轻化转型,更甚于向“全家的衣柜”包括女装、童装、家居等拓展转变,导致其男装品牌发展进入“瓶颈期”。
另外,比如苏宁为了迎接互联网的挑战,引进了IBM一套非常先进的系统来建立苏宁易购平台,但是初期因为其组织、能力、流程等机制导致转型受阻。
企业转型是出路,但是如何转型,如何从多元化业务到选择和聚焦关键业务,却成为了众多企业的持久困扰。
难题二:品牌意识薄弱,只有产品没有品牌
“我的产品从质量到服务并不比竞争对手差,为什么顾客不选择我们而选择竞争对手?”
很多企业家都会有如上的苦恼,但是请你认真思考一下,你真的有品牌吗?顾客对你的品牌有认知吗?
我们是否能清楚判断顾客买的是产品还是品牌?有人说肯定是产品了,但是细想一下,目前市场上同款同类产品过剩,顾客为什么会在众多企业的产品中首先想到你的品牌,购买你的产品?
我们一提到健胃消食片就会想到江中牌,一提到辣椒酱就会想到老干妈,一提到阿胶就会想到东阿牌。显然这是品牌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产品却没有品牌。
所以我们要清楚,现在是真正的品牌时代,产品的制造是围绕品牌需求展开的,没有品牌支撑的产品是不会有顾客认知的,最终只能位于过剩产品的行列。
难题解析:
价格战永远没有未来,商战的本质不是产品之战,而是顾客的心智之战,精准定位企业,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才是正道。想要占领顾客心智赢得竞争,就要走定位之路。
那么在现如今的市场竞争中:
1、如何防止竞争对手复制、跟进,赢得竞争?
2、如何突破品牌增长,避免坡顶效应?
3、如何取舍多业务?如何做大单业务?
4、如何占领顾客心智,使品牌走向全国?
6月22日,财智管理学院江西品牌高峰论坛《定位——竞争制胜之道》带您走进“定位”,对话中国价值百强企业,解析企业发展问题。
财智名家论坛特邀请到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带您探索企业定位之道,揭秘东阿阿胶如何从市值20亿到450亿,如何占领品类市场,打造行业第一品牌。
亲临课程现场,聆听定位新法,与江西顶尖品牌企业家零距离交流,最终寻到企业定位之法,成功打造出自己的优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