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皮瘤和其他肿瘤的高危癌症家族中的新型 LRRK2 突变和其他罕见的、非 BAP1 相关的候选肿瘤易感基因变异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IF:6.15 (2021年6月30日公布)


摘要

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种系BRCA1相关蛋白1基因(BAP1)突变导致了恶性间皮瘤(MM)的易感性。然而,BAP1突变并不是在所有有家族性MM证据的病例或其他受各种癌症(包括MM)影响的高危癌症家族中都能发现。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全基因组测序(WGS)来确定12名MM患者发生生殖系基因变异的频率和类型,这些患者是从141名有癌症家族史但没有生殖系BAP1突变的石棉暴露MM患者中挑选出来的。我们还对两个MM病例进行了WGS检测,一个是原告,另一个是兄弟姐妹,他们来自以前报道的一个有多个MM病例的家族,但没有遗传到易感的BAP1突变。总的来说,在13个原告中的10个,在21个癌症相关基因中发现了种系DNA测序变异。鉴定出了种系印记、接合点和错义突变以及两个大的缺失。在13个MM指数病例中,6个(46%)表现出一个或多个预测的致病突变。受影响的基因编码参与DNA修复(ATM、ATR、BRCA2、BRIP1、CHEK2、MLH3、MUTYH、POLE、POLE4、POLQ和XRCC1)、染色质修饰(ARID1B、DNMT3A、JARID2和SETD1B)或其他细胞通路的蛋白: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2基因(LRRK2)(两个病例)和MSH4。值得注意的是,在癌症基因组图谱的MM中偶尔发现LRRK2的体细胞截断突变或缺失,而在我们检查的大多数原发性MM和MM细胞系中,LRRK2的表达是检测不到或下调的,这意味着LRRK2的表达损失是MM中一个新认识的肿瘤抑制性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