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就应该死在史前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5500米)实施烟花艺术项目《升龙》,通宣称“致敬自然”。活动迅速引发公众对高原生态破坏的质疑。21日凌晨,日喀则市官方微信公众号“云端珠峰”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随后,蔡国强和始祖鸟也先后发布了致歉信。 21日,多名户外博主发声对始祖鸟品牌进行控诉,称该事件已经完全背离户外品牌应传达的“自然无痕”理念,并表示“热爱户外,就是不买始祖鸟”,不会再对该品牌进行消费购买。



始祖鸟与蔡国强合作的《升龙》烟花秀以“致敬自然”为名,却在喜马拉雅山脉高海拔地区引发生态争议。尽管主办方声称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并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如引导鼠兔离开、清理残留物),但科学界和公众质疑其实际效果:高原低温环境可能大幅延缓降解速度,爆炸声光对野生动物(如藏羚羊、雪豹)的长期干扰亦未充分评估。日喀则官方介入调查后,双方致歉,但户外博主集体抵制,认为此举违背“无痕山林”的户外伦理。


此次事件的争议的点在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在高原的降解效率缺乏实证数据,科普博主指出低温低降水环境可能使降解周期远超预期。盐砖引导鼠兔被嘲讽为“形式主义”,高山草甸的脆弱土壤层一旦破坏,恢复需数十年。尽管活动获地方政府批准,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强调“生态保护第一”,现有环评机制对艺术项目的适用性存疑。



始祖鸟长期以“可持续发展”为品牌核心,此次事件暴露商业行为与环保主张的割裂。户外博主抵制行动反映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观的严苛审视——真正的“高山信仰”应体现在对生态底线的敬畏,而非营销话术。事件也引发对高海拔地区艺术活动监管标准的讨论,需平衡创作自由与生态责任。



该事件本质是商业艺术与生态保护的冲突。致歉仅是第一步,后续需公开独立环评报告、补偿生态修复,并推动高海拔活动规范制定。户外品牌若想重建信任,必须将环保承诺转化为可验证的行动,而非停留在宣传层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