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药元诠》注解——总论

《勿药元诠》清代初期,汪昂所著,共一卷,载与《医方集解》卷23,为养生学著作。

《勿药元诠》标题大意为:不吃药不看病的方法综述。养生的目的就是不吃药不看病,而本文是对上古各种医学著作中养生知识的提炼和综述,是故价值极高。如若按照所说之法实行,延年益寿不在话下。


第一节:总论

原文:人之有生,备五官百骸之躯,具圣知中和之德,所系非细也,

不加葆摄,恣其戕伤,使中道而夭横,负天地之赋畀,辜父母之生成,不祥孰大焉,

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鬬而铸兵,不亦晚乎,

兹取养生家言,浅近易行者,联录数则,以听信者之修持,又将饮食起居之禁忌,撮其大要,以为纵恣者之防范,使人知谨疾而却病,不犹胜于修药而求医也乎。

译文:人在有生之年,拥有五官百骸的肉身,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正直的品德,这些关系到的可不是小问题(主要指健康)。

(如果)不加以保养,任由自己肆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使自己英年早逝,半途而亡。这就辜负了自然给你的禀赋,辜负了父母给你的生命和养育之恩,这才是最大的不幸。

所以《内经》说:圣人不会等到生病才去治疗,而是没出现病状前就在预防。如果当已经生病后才去治疗,就像渴了才知道要去挖井,打仗了才知道要去铸造兵器一样,不是已经晚了吗?

现在总结一些养生大牛的经验,把其中易懂易做的部分,抄写几则,给相信养生理念的来学习和运用。又将饮食起居的禁忌事项,提取了其中的纲要,来给那些随意放纵自己的家伙用于防范(自己生病),让人们知道防范疾病的发生。这样不就要比病后才求医问药要好吗?

原文:内经上古天真论曰: 上古之人,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保生之法} ,食饮有节, 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 以耗损其真, 不知持满 {恐倾之意} , 不时御神, 务快於心, 逆於生乐, 起居无节, 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译文:《内经-上古天真论》里说:以前的人,遵循自然规律生活(这才是养生之法),饮食对应相应的节气并且有节制,起居作息有规律,不随意过度操劳,所以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终享天年,过了百岁才去世。

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把酒当水来喝,对放纵的生活方式习以为常,烂醉后还要行房事,被这些欲望耗尽了阳精,损耗了真气。不知道要使自己保持精力充沛(估计都要耗光了),不知道要驾驭自己的心神,只顾追求一时的心情愉悦,忤逆人生的大乐趣(健康),作息起居没有节制和规律,所以50多岁就差不多了。

上古的圣人教部族人民的方法,在合适的时间躲避阴风,保持恬静淡泊的心态,真气就会自然跟随他,如果保持精神内守,疾病哪里会来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