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短篇小说》——解读《重新做人》

01.故事梗概

吉米,出狱了。

回到家,他从墙壁里面,拖出他的盗贼工具套装。

几个星期以来,周边发生了几起撬保险柜的盗窃案,惊动了本·普莱斯,这个等级的侦探说,要让吉米把牢底坐穿,上次逮捕吉米的,就是他。

吉米,来到埃尔默小镇,遇见银行家的女儿,并爱上了她。

他洗心革面,经营起一家鞋店,生意做得很好,也追求到了姑娘。

就在他们准备成亲前,他准备将工具箱送给他朋友。

那天,他提着工具箱,跟银行家一大家子,来看银行的新保险柜。

意外发生了,姑娘的姐姐的女儿,被关在保险柜里,随时有生命危险。

吉米打开工具箱,就出了小孩子。后来,本·普莱斯侦探,叫住了他。

告诉他,我应该不认识你。

02.故事结构

故事,有自身的结构,就是这个结构,使得它具备了张力。

要是我们不懂结构,写故事就只能是时间、地点、事件,就成了平铺直叙,引不起读者兴趣。

那该怎么办呢?

乔恩·弗兰克林指出,初稿应该突出结构——把合适的材料放在合适的地方。

可这个结构,究竟是什么样子?

《故事技巧》给出了答案,故事结构就是:一条叙事弧线,会随着时间向前延伸。

而线上的××,就是情节点,故事随着一个一个情节点推进。

情节,以因果模式展开,蜿蜒曲折,途经若干情节点,情节点促使故事朝一个新的方向发展。有了这些情节点,我们才能设计故事的发展轨迹。

现在,我们就来看《重新做人》的情节点。

吉米出狱了(阐述)。

几个保险柜被撬,侦探要抓吉米(情节点一);吉米来到埃尔默小镇,遇见动心姑娘(情节点二);留在小镇,开鞋店,追求姑娘(情节点三);获得幸福,写信给朋友,将工具送他(情节点四);带工具参观银行保险柜,小女孩被锁保险柜(情节点五);救女孩,暴露身份(情节点六);侦探说不认识他(结局)。

清楚情节点,我们就知道哪些素材,是要抛弃的,哪些是要留下精心设计的。

处理好情节点,然后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实用的具体细节了。比如要学习描写人物、动作和场景。

03.伏笔

地板上还掉着本·普莱斯的领扣,是他们制服逮捕吉米的时候,他从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侦探衣襟上揪下来的。

在恰当的地方,埋下伏笔,不过对于我们这种小白菜,在脑袋瓜里留有这么一个位置就可以了。

好伏笔的诀窍就是——不要让伏笔单纯当伏笔。一个情节有六个作用:塑造人物、烘托气氛、埋伏笔、设悬念、推动情节、承上启下。

一个情节若只有埋伏笔一种作用,就会显得突兀。

我尽可能每日解读一篇故事,将解读的写作视角句子,作为每日的晨读。不过后期,我将加入故事的结构解读,今天是解读第一天。

我学习宣言是: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