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那许久未联系的老朋友

摄影 | 途经


01.

我有个不常联系的朋友。

若无事发生,我们也许几年都不会有联系。不会在生日时送祝福,不同时期的状态也只在朋友圈看到。

我似乎都没有她那些酒肉朋友了解她的近况,了解她身边出现又走散的人。甚至无数崩溃无助的夜晚,她宁可自己熬也不会选择告诉我。

我们这样的方式,或许在多数人看来,都算不上是朋友。

但我依旧比很多人都要了解她。

我知道她要强的性格背后,注定了这一生都要活在无关紧要的人嘴里。活得光鲜亮丽,活得让人艳羡。

却也因此徒增不少烦恼,为无法预测的未来焦虑,为无能为力之事懊悔。不想再重蹈覆辙,却又一次次让自己陷入两难。

不甘心是一种极难排解的忧愁,它就像一扇挡在你胸口的大门。你可以选择绕开它,但你永远无法忽视它。

这是她的心病,无人能解。

这也是她将情绪藏在心底的原因。

没什么可说的,性格就是命。



02.

我们难得的几次聊天里,也无非是讲讲这几年遇到的重要的人或事。

听到彼此生活稳定、学业事业渐入佳境,也替对方感到高兴。

给彼此鼓励与支持,不语心烦意乱之事。心有默契,知道有些难关得一个人过去。

但有一段对话,我们每次都要重复一遍。

她会告诉我:“你相信吗?其实我没有变。”

我回应她:“相信。”

倒并非为了确认这段友谊是否因为时过境迁而有所改变,只是问一问自己的初心,是否如曾经那般真诚。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所说所做的不过是底线真诚。友好相处,偶尔帮助,聊聊日常。

不会提真心却逆耳的意见,也收不到正向的反馈。

在看似和谐的氛围里待得越久,便越容易迷失自己的路。难以成长,难以前进,甚至变得嚣张势利而不自知。

所以很多时候朋友于我们而言,比起结伴同行、互诉情绪,她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内心最真实的样子。

尤其是老朋友。年岁越久远,模样越清晰。

那时的你多自负啊,以为胸怀梦想便可攻坚克难、登顶巅峰。

那时的你多真挚呀,交朋友便许诺一生,替她出头,为她生气,誓要守护她的每一份感受。

那时的你多坦诚呢,余光轻触少年眉角,恰似心不在意,却又暗自刻出一朵花来,拂了微风,黯了暖阳。

她记得许多你遗忘了的旧回忆。美好的、炽热的、难堪的……

她一直都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你。

她一直都明白,你最想成为的你。



03.

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维系友谊的桥梁?

我说,大概是三观吧。

恰如君子和而不同之说,和的是本质,不同的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不必事事追求一致,本心包容理解便可使友谊永驻。

现在想来,觉得答案里应该加上真诚。

听起来是很幼稚的回答,却好像解释了我们越长大越难以交到朋友的现象。

不再付出真心,便也不会得到真心的回馈。

甚至觉得得到真心是一种负担,你宁愿自己独处,宁愿用眼泪消化情绪。

你说,看吧,没人懂我。

这似乎更显幼稚,像极了记忆里那个坐在沙发上一根接一根吸烟却什么都不肯开口说的大人。

你应该想一想曾经。

有些朋友,即使多年未见,再见面也不觉得生疏。尘封的回忆一涌而出,彼此皆欣喜若狂。

抛开日常交际里的小心翼翼,开起曾经熟谙于心的玩笑。

不用在乎倾泻的情绪会得到敷衍的消极的反馈,会撕破表面和谐而恶语相加。

甚至回到了那种只要呆在一起,即便不说话也觉得很开心的过往。

你看,那些真心流露的时刻不是只藏在自己的回忆里。

总有人记得你有多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