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日读书笔记

❤️对于越庞大越复杂的事情,尤其是自己不熟悉或没把握的事情,我们在做计划时,就要多预留出一些时间。根据墨菲定律,即使你事先想得很周到,它还是有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这时就需要多预留一些时间来进行补救。

❤️既然错误无可避免,最好的应对之法就是事先建立预警机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问题,提前想好应对的策略和解决办法,必要时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模拟演练。这样,即使错误发生了,我们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从而避免因事态扩大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也尝试用过多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但都不奏效,最后还是败给了拖延症。他们也知道问题所在,但就是无法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一件事情总是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每次坐下开始工作时,总会先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说看新闻、刷微博、刷朋友圈,或者浏览一些其他的网站,并且自我安慰:“开工前10分钟先让自己放松一下,待会儿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

❤️5分钟法则:

①明确自己要做的正事。

②把所有的干扰因素排除,让它们至少在15分钟内不来打扰你。

③尝试把注意力放到要做的正事上并坚持15分钟。

④15分钟后,看看自己是否还能坚持,如果是,那么继续做;如果坚持不住,就放弃或做其他事情。

❤️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15分钟不会让人感觉到压力,坚持一会儿就过去了。其次,排除了干扰,让人更专注。习惯性拖延的人,往往容易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去掉这些干扰项,人的专注力才会放在要做的正事上。最后,比较灵活,自由度高。15分钟到了,是接着工作还是玩,可以自由选择。如果状态不错,可以接着工作;如果累了,那就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不过前提是之前的15分钟必须是沉浸式的、高效的。

❤️写时间日志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你可以准备一张方便随身携带的日志表,将它放在你的衣服口袋或者手提包里,需要记录时间的时候拿出来写一下。等一天结束后,把日志表拿出来,看看自己这一天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时间花在了无意义的事上,哪些重要的事上花的时间过少。下次制订计划时,再对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

❤️按以下的步骤来做。

①首先要明确一天的任务,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一罗列出来。

②赋予每项任务意义,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

③预测每项任务完成需要的时长。

④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给任务进行分类,可以参考前面提到过的时间象限法。

⑤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记录好实际所花的时间。

⑥一天结束后,及时分析总结。

❤️记录时间日志的关键在于,事先要有规划,不要忘记给它们排好优先次序,并且记得写下每件事情实际完成的时间。可以先坚持一个月看看,注意不要间断,即使周末也不例外。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慢慢变得有计划性,而且对时间变得更敏感了,会知道每件事可能要花多长时间,做出来的计划也一次比一次贴合实际。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如果不设置最后期限(Deadline),一项任务可能会一直被拖延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