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原来我的焦虑不止一方面

图片来自网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认真地意识到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焦虑症,准确地来说我非常容易焦虑,承受压力的能力也比较弱。所以,我大四的时候,由于焦虑的产生的压力把自己的身体压垮,最后高考马马虎虎;所以,上了大学, 不敢轻易玩耍,每天脑子里都要认真学习,笨鸟先飞的驱动力。我不是说这样的想法不好,而是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在焦虑中,推动自己去完成这样的事情。

就在刚才,看了罗振宇写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与焦虑》,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学习焦虑”这一词。“过去,你有知识焦虑很好办,读书看报加上学,只要勤于用功,肯于花钱,你的焦虑是能解决的。”而如今的学习焦虑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罗胖从知识大爆炸等社会大背景,分析了三大原因:一是时间碎片化。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手机综合征,干什么都会忍不住要去摸一下手机,开一下锁屏,刷一下朋友圈什么的。罗胖解释说,这是社会协作关系极度复杂化的结果。人们要同步做好多事,拿不出整块的时间。二是学习终身话。过去,只要大学毕业,我们就可称之为学有所成,而现在,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谁不是从头开始学,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可直接用上的极少,最实用的可能就要算学习习惯和技巧了吧。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学生时期所学的所有的东西,现在最收益的要数自己不放弃的学习态度以及踏实学习的习惯。初入职场,一切真是从零开始,学一样专业做另一样工作已成常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尤显得重要。三是学习跨界化。过去,只要掌握一门技术,把它做透做深便是牛人,而现在要求更高了,不仅要求精通某专业,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并可以融会贯通,那才是这个时代的牛人。

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谁不会焦虑,学习焦虑也是常态。罗胖在文中给了五个建议,即五个关键词:一是人格。应了一句古语:近朱者赤。多与牛人在一起,学习其身上的有点。二是概念。通过不断地收集新概念来提高学习效率。例子便是,学前要预习,做到有的放矢。三是缝合。任何别人的观点,别人的建议意见,别人的文章,都是别人的,想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必须要有自己的内化的途径,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举个例子,看到一篇文章,用一句话来概况自己的感受,或者写出一篇文章来记录自己的感悟,这都是内化的表现。四是碎片。本来在学生完整的学习时代都没有学到多少的知识,在这个什么都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又能如何把握时机,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这便是大考验。现如今已经工作了我, 越发地在这“学习焦虑”症的状态中督促自己不断地学习,一边享受着受虐便的自己的推进,一边安慰自己是 一个为得到更好自己而时刻准备着的人。更多的是庆幸。五是目标。老生常谈了,有目标就不会迷茫,每一步脚踏实地,焦虑也就会随之消散,或者说你根本就是忙到没有时间去想你的焦虑。或许这就是“活在当下”的真谛吧。

现在的我非常享受目前的学习工作的状态,每一天都是有目标地前行,希望这焦虑的两面性可以督促我前进,而前进也会让我暂忘焦虑。

大树  记于2017年3月8日晚10:0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树下的奴才(原创) 一条狗蹲在树下,向路客兜售着他主人的成就,诱惑大家去为它的主子效力。 一头驴拉着崭新的磨盘从树...
    秋色文学烈火的轻云阅读 355评论 0 0
  • 刚刚看完《剧院魅影》的小说。最近提到“剧院魅影”的频率有点高,但是遇到让自己热血沸腾的作品时还是忍不住用文字...
    张烧卖阅读 511评论 0 1
  • 有点困了,写几句就睡。 我发现自己开始向前看了,对他不再那么患得患失,这是好事。男人说的话听过就好,真的不要太当真...
    MIGI6阅读 18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