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译注》所得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论语》便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今天我读的这部《论语译注》是由杨伯峻先生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的翻译。

关于《论语》这部书的内容其实我们很早便接触了它,父母经常会用《论语》中的话语来教育我们,让我们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基本懂得了一些大道理,但那时我还不知道它出自于论语,也不知道孔子说的。即便是现在脑海中也经常有这样几句话,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而不学则殆。’’这些名言我们从小便接触,但却不知道它的具体意义,只知道它们是父母教育我们时所说的话,但当我读完这部《论语译注》时,通过里面的译文注释,我便深刻地了解到了这些话的意义。通过这本书,我更能了解到一些孔子在那个年代的困难,虽然如今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代圣人,但我能了解到他在那个时代害怕而谨慎的样子,内心不安的样子。同时通过他教育弟子以及与朋友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诲人不倦的孔子。

读完这部《论语译注》,我才知道从前的我是如此的目光短浅,通过这部书我们可以在当中学习到很多道理他教会了我们在为人处事的这一方面如何的去对待?如何去学习前人的优点?如第一篇学而篇中的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这些都是孔子教育其弟子的名言。同时,通过这些名言也可以了解到孔子对天下、对国家的独到理解,孔子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举动,让我在了解他的同时,也激发了我的一些爱国情怀。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读完这本书,我便深有感触,孔子不愧为一代圣人,他所教育出的这些弟子如:颜渊、闵文骞、冉伯牛、仲弓等等,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都归功于孔子对他们的教育,而《论语》这本书便是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总结,所以每当我们读到这本书时,也能够感受到教育深浅,深得体会。可以说读完《论语译注》这本书,我们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弟子。

                                                              ——孔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燕贼阅读 5,083评论 0 8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燕贼阅读 4,780评论 1 4
  • 一、为什么要读《论语译注》? 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们一直都说做事情要抓根本,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读书也是一样,...
    火箭瑶阅读 5,129评论 0 1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83评论 1 16
  • 一、我是怎么读起《论语》来的 我断断续续的读《论语》已有两年,终于在2019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把《论语》一书通篇...
    海边守望者阅读 4,610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