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不争

【一】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二】感想

第二十二章是从正面来说不自争的好处,第二十四章是从反面来说自争的坏处。自以为有见识,就会被自我的见识所束缚,看不到眼界外的东西。自以为正确,就会被自我的判断所束缚,不会考虑到其他的可能性。自以为大,也就不会再去考虑继续生长的可能性。这些都是顺道而行过程中多余的东西,应该要舍弃。

【三】提问

1、顺道而行要注意什么?

在第二十三章就讲了顺道而行,顺道而行也就是跟随生命之流,跟随天道的指引去为人处事。但既然是要跟随天道的指引,就是要突破自我的束缚。如果自以为有见识,自以为正确,自以为有功劳,自以为大,这些都是阻碍自己去倾听天道的指引,无法真正的去顺道而行,而是在小我的思维中去为人处事。如果是想要顺道的话,就是需要舍弃自见、自是、自伐、自大。如果可以顺道而行的话,应该是无为自然的去为人处事,凡事都很确定要去做什么,也似乎都是在做着最好的选择。

2、如何突破自我认知的束缚?

但是顺道而行却是不容易的,虽然老子在这里说要不自见、不自是、不自大、不自伐,但因为人总是需要凭借自己的认识来做抉择,所以总是离不开自我的束缚。这时候想要突破自己的束缚,首先就是要承认自我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承认自己有可能犯错误,保持虚心。因为承认自身的局限,所以才有可能看到局限之外的东西。然后在具体行动的时候,虽然我们有可能有局限,有可能犯错,但我们的内心会有清晰的答案告诉自己要去做什么。所以突破自我的束缚,就是首先承认自己的束缚,在行动中再来不断的调整自己,不断的去倾听本心的指引。

3、如何保持不断的生长?

个人、家庭、企业、国家都是某种形式的生命体,个人的精神和财富存在不断增长的可能性,公司的规模和利润也可能不断生长,国家的整体经济和文化也是存在不断生长的可能,但是实际上似乎总会存在某个极限会阻碍生长的继续。如果可以一直保持顺道而行的话,那可能是会没有这种极限存在,之所以会有生长的极限,往往是因为自我设限,不愿意改变等,其次才是外部的原因。所以不给自己设限就存在不断生长的可能性,然后再就是顺道而行。

第四遍学习《道德经》之目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
    吾宗老孙子阅读 5,102评论 0 5
  • 2018年01月26日 亲子日记第119篇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每天上班下班时坐在班车上读家人们的日记。今天读到武校的...
    抬头阳光依旧温暖_e2ae阅读 734评论 0 0
  • 本文主要介绍了本地的eos程序如何连接主网。 1. 我们在EOS主网上么 这时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 注意到里面有一...
    王铁塔阅读 3,880评论 0 0
  • 转http://www.cnblogs.com/zcw-ios/articles/2607985.html 1、调...
    mayday2024阅读 4,114评论 0 1
  • 花开春天美, 花谢秋日悲。 黄叶飘洒时, 葬花云落泪。 (2017.10.10)
    程力ZKX阅读 3,2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