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正在热播,刚刚播到22集,豆瓣评分已达6.9分,应该算是于正近几年作品中的翻身力作了。无论从演员选角,还是剧情编排,再到服饰、妆容等细节处理都称得上良心制作。虽然因题材撞车《如懿传》,也贯彻了于正一向的心机深厚,率先上映,顺利抢占了市场。但不得不说,两集看下来可圈可点的剧情和演员演技,如今的火爆之势,也算得上名副其实。
遥想当年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红透半边天,至今仍是湖南卫视暑期档的保留节目。剧中最大反派“坏皇后”,角色也是深入人心。而《延禧攻略》和《如懿传》正巧都将这个角色纳入其中,勾起了不知多少人的年少回忆。借着这份“怀念”,也吸引得很多人围观。不过因此也见识了于正的聪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无独有偶都涉及还珠“坏皇后”——娴妃这历史原型。只是前者主要讲的是还珠里令妃娘娘的成长史,巧妙避开了同题材的尴尬,又像是正面的PK赛。让各位看官觉着《还珠》、《延禧攻略》、《如懿传》就像是一套系列剧似的,观看兴趣大増。这也足以见得,拍惯了宫斗题材的“于妈”这套路和手段还是一流的。
不过,《延禧攻略》里的娴妃由TVB视后佘诗曼来扮演,选角上可谓是精心。前10集的娴妃毫无存在感,11集开始到16集,五集下来从与世无争、正直凛然到借刀杀人,成功腹黑变身,华丽登场,老戏骨的演技相当出彩。看过之后不禁感叹,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啊!不论什么样的人,都经不起“逼迫”二字的“锤炼”。
娴妃,辉发那拉氏淑慎,比乾隆帝小7岁。“持躬淑慎,赋性安和,早著令仪”,与富察氏封后时一同封了妃。可见,那些年的娴妃在众妃子中也是品行兼备,德高望重的一个。她对乾隆帝爱之深,能够为他点灯熬油亲自做贴身衣袜,只为心爱之人能穿得妥帖舒适。可惜,这些并不能换来皇帝的半点关注。深爱而不可得,也许这份“情”里饱受的“委屈”,就是他朝继后之时,因嫉生恨的种子吧。
话说回来,剧里的故事不一定真,但是各中的道理确实直戳人心。想必宫斗剧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这其中的勾心斗角,直面人性,总让人不由警醒。
其实,“助力”娴妃走上腹黑不归路,她的母亲应该算的上一大“功臣”。娴妃的清高、坚持正义、远离纷争,在母亲眼里都是不上进、没出息的表现,她爱慕虚荣,希望丈夫上进、希望女儿能给她争面子,可是一切事与愿违,在她为数不多的出场次数中,每场都在愤然责备女儿:“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生了你这个无能的女儿。”可想而知,母亲定是将这句当做生气时的口头禅。也许是娴妃自幼习惯了母亲的虚荣跋扈。第一次出现这句话时,娴妃作为与世无争的女儿,只是默默叹然。第二次,母亲求娴妃救弟弟未果,娴妃心痛不已但仍坚持原则。第三次,母亲怂恿父亲行贿,中了高贵妃奸计,父亲锒铛入狱,弟弟因病死于牢中,母亲殉情于玄武门。娴妃家破人亡,内心崩溃,母亲临终前说了同样这句话,确如利刃直戳娴妃心扉,让那个正直善良的娴妃也一同去了。
“都是你的错!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生了你这个无能的女儿。”母亲话犹在耳,娴妃悔恨不已。但是她真的错了么?她也曾为救弟弟性命心急如焚,挺身涉险,四处奔走,但却不想违背做人做事的原则。因为从小她的父亲就教导她要做一个正直守法、讲求原则的人。借银子救弟弟,面对宫嫔太监的世态炎凉,她选择理解;面对纯妃好意延揽,她严词拒绝;面对皇后借故赏赐帮助,她忧心忡忡。她不过想独善其身,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可惜她还不明白,无论她如何做,在这后宫之中本无清流,只是一味委屈求全,又怎能轻易明哲保身。到头来,仍抵不过人情利用,阴谋往来。即便是温婉的富察皇后,如果没有魏璎珞的女主光环和巧言善计,可能在前五集皇后就被贵妃构陷成功,或者身首异处了。
娴妃的固执多半遗传了父亲,想来父亲二十年来只是个清白的左领,她一定非常敬重和崇拜父亲的做人原则,一直紧守着父亲的教诲,不敢逾矩半步,只可惜因母亲的怂恿却让她心中如此崇高的父亲晚节不保。面对亲子性命之忧,再高气节的人也折了腰。如果说弟弟和母亲的死是娴妃心头的两把刀,那么父亲的失信皇恩,就是第三把利刃,直接戳碎了父亲曾教导她应该坚守的一切,才让她在面对母亲殉情时彻底崩溃,“幡然醒悟”,如果母亲能回来,她甘愿什么都不要了,此时她才发现,一切都抵不过这份“情”,抵不过家人性命。于是,她认错了,也要让其他人认错,从此走上不归路。
娴妃确实错了,她的错不是因为她坚守原则、规行矩步、刚正不阿,而是错在她的固执和不顾人情,不懂迂回。她片面的认为自己不招惹是非,守好本分就能安稳度日;她轻视了宫闱之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残酷现实。她不是不懂权谋,也不是看不清形势,只是她小看了这个防不胜防的后宫。在种种状状的刺激之下,她又陷入了另一个偏激,步步为营,行差踏错,也只是为“复仇”而已。
我们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在至情至性中过活,情之重是把双刃剑,能激励人奋进,也能让人万劫不复,天使与魔鬼实则只在一念之间,只是当局者迷。归根结底,都是些可怜之人罢了,只为一“情”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