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下的古城——平遥游记(二)

平遥古城是一座四四方方规整的古城,四座城墙把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内城、外城形成不同的两个世界,被誉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据说建国初期,按照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建议,古北京城全部保留下来,重现建一座新北京城,如果这一设想顺利实现的话,那古北京城的格局、气魄绝对要比现在的平遥古城壮观上万倍,只可梁先生奔走呼号保留古城没能如愿,只能痛心疾首地看着老北京古城遗迹一点点拆除,历史在应验着梁先生“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控诉。

整个平遥古城四四方方,内部由东西南北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各条大街小巷横平竖直,纵横交错。主路上布满小吃店、工艺品店、咖啡店,山西特产各类醋、汾酒、平遥牛肉、刀削面馆鳞次栉比。

偶尔间杂着孔庙、县衙、日升昌票号、镖局博物馆等古迹,斑驳的门头,古朴的窗棂雕花,无声地诉说着经历百年的风风雨雨。这些都和人造古迹明显不同。

虽然是冬日,但是随着太阳越升越高,人流越来越多,逐渐热闹喧嚣起来。

没有目的地,没有方向,信步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

看到一个名字别致的工艺品小店,忍不住进去看看。

看到没有见过的香草肉小吃,沙棘果热饮,忍不住来一份尝个心意。

听到一曲陶笛吹奏的民谣传来,忍不住循声找去,驻足店里观赏一番。

看到一座古旧雅致,明显历经岁月沧桑斑驳陆离的牌坊,忍不住拍下一张照片,留住一段时光剪影。

走过浑厚的古城墙,忍不住矫情地手扶城墙,脚踏方砖,故作深沉的低头走一段路,发一股怀古之幽思。走累了,随意走进路边的的一家小饭馆,午饭来一份香肉栲姥姥,一份平遥碗托;晚饭再随意走进一家店,来一份炒烂拔子,一份罐罐面;还有特色猫耳朵和水煎包没机会吃,炒烂拔子还没有吃过瘾,都留待第二天早饭再吃个够吧。可能是同样地属北方,同样的面食的缘故,所以即使去过很多地方,第一次因为吃而对一个地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惊奇小小的面食能做出那么多的花样。

走过一家情调另类文艺十足的叫做“春风十里”的静吧,忍不住进来一探究竟。兴致一来,忘了行程,停下来,找个角落的位置坐一下,点两杯口味一般的咖啡,听听驻吧歌手随意慵懒的低吟浅唱,任时光在身畔缓缓流淌,忘却身在何时、何地,肆意挥霍掉2017年最后一天下午的三个小时……

不知不觉,夜之将至。

暮色苍茫中走出“春风十里”,地面湿漉漉的,远望街巷的尽头,浸润在一片迷雾中,以为是下雨,结果只是黄昏的雾气。

猛一抬头,赫然发现一轮浅白的圆月升起在傍晚十分昏黄的天空中。

夜色加重,街道两边的红灯次第亮起。

夜幕似一张穹窿般的黑色幕布笼罩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月亮显得更亮更圆,如一轮玉盘,如明镜,悬挂在飞檐瓦楞的上方……

亘古不变的明月,映照着平遥这座千年古城。

周围是熙来攘往来去匆匆的人群,是喧嚣的热闹。

2017年12月31日,在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在这里跨越2017年,走入2018年。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明月、古城的氛围下,突然有了一千多年前张若虚面对着月下的春江花月,所发出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慨。

古城何人初见月,城月何年照初人?

一千多年后,这明月,古城,古城下的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南到北,我酷爱那些有着自己品性和魂灵的去处,沈从文与凤凰古城,木心与乌镇,地因人而传,人杰而地灵,它们都值得我们...
    粥粥摄影阅读 1,196评论 2 9
  • 恰是桃红柳绿,又逢周日闲暇,遂与大江,康进,晋军几位同事,共游平遥,虽旅途累成狗了,但留下的美好记忆,却让我一想...
    韩锡强阅读 563评论 0 1
  • 自从下载了简书,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每天必须完成五百字的任务,可是因为清明小长假出去玩,两天没写了,今天多写点,算是给...
    孙小山阅读 456评论 5 4
  • 上世纪八十年中期,参加工作不久的四月下旬,有一个业务单位,邀请我们二三个同事,去武当山玩。那是还未实...
    汉水烟柳阅读 402评论 0 1
  • 今天是一本正经的读书笔记,带你读书 第四章 信任代理 从文章结构: 1、什么是信任代理 是“买神教主”黎贝卡公众号...
    子午斓阅读 1,0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