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了下3个月不上班,我决定再也不上班

三个月不工作你会焦虑吗?

或者我换个说法,三个月没有收入,还有20多万的负债没还钱,你会焦虑吗?

这是三个月前我问自己的问题,现在,我有答案了。

这三个月我彻底放松了,从身体到心灵。我在公园发呆,在图书馆看书,在博物馆看文物,在商场闲逛,我去一切免费的公共开放场所思考人生。人生还没思考清楚,生人倒是看了一大堆。

怎么这么多人,这是工作日啊,三个月里几乎每个工作日商场里,图书馆,公园到处都是人,原来不上班的人这么多的吗?

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原来不上班也是可以的。原来上班只不过是为了换取生存必要的资金的一种方式。有太多的人不靠朝九晚五的上班制活着,想通了这点,我决定再也不上班了。

新的问题来了。

不上班可以,靠什么活下去?

还得想。

目前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做自媒体,可以拍短视频,也可以写公众号,围绕自己的认知进行表达创作,最后商业变现。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知道这篇文章目前来说写得不是很好,我甚至想用一塌糊涂来评价它,但是我删掉了,这只是出发路上的第一小步,我不在乎它是否完美,是否逻辑通顺,甚至不在乎是否有人看完,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推自己一把,先行动起来,把我大脑里这三个月的思考一股脑全部倒出来,一点一点把思路理出来,不在脑子里占用我太多内存。

我给自己定了1000字的目标,每篇文章1000字,先写1年,边写边进步,为的是不任由思绪在脑海里飘,也为了更好的自己。

写作能力应该是每个人早就该锻炼的能力,特别是当下,短视频冲击下越来越追求快刺激,快反馈的时代,好的短视频作品需要写脚本,好的文学作品更不用说,能静下心来好好写作,把文字打磨成产品,这就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基本能力,这项本领练好了,再去扩展其他领域才会事倍功半。

我建议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朋友们,在看书之余一定要养成写点什么的习惯,一点点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看书会让我们有快感,让我们有一种误以为又涨知识的感觉,但是这是单一输入的过程,没有输出那就变成和看电视一样的娱乐行为。我不是说看书不好,全中国14亿人,真正喜欢阅读的人其实少的可怜,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有时间有精力看书的人已经是打败了绝大多数人了。我想试着更近一步,从上学以来就一直是在不断输入,输入了三十年,没有主动想过输出些内容,这次我觉得是时候了,把自己从一个喜欢读书的消费者,转变成不断输出的内容生产者。

以上就是我这不上班的三个月思考所得,日子一天天过,有进步有变化才会越来越好,眼下暂时的困难不会打倒我,一起加油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