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个趣味的话题,当然我才不会告诉你马校长为了研究这个专门去翻了很多垃圾桶。我可是校长,春天到了,一茬又一茬的小韭菜青嫩翠绿,我怎么可能去翻垃圾桶呢?侬晓得伐?
两年前我在苏州里河新村做一个商业模型的实验,当时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小区大家平时都在用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市场调研。
一个小区的市场调研该如何做?
如果说不锚定目标看全国的话,市场调研数据都不需要自己做,到处都有,而且方式很多,但是如何做一个小区的市场调研,那么就是一个很细致的事情了。
磨绣花针可是比磨大铁棒更难的事情。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尝试过调查问卷,带了一些小礼品和我们拟定的问题,去问大家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油,吃什么米?
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人的问卷都是随手勾填,有糊弄一番的感觉。而且小区两万多住户,我们费力忙了一个多礼拜,只拿到了200份左右问卷。
人力和礼品的成本支出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方法我们pass掉,然后让团队成员开始做商户的走访,当初设想的小区的商户他们在小区里卖东西,对于我们要调研的问题应该很熟悉。但是真正走访之后才发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
商户的戒备心较难解除,你来这里做调研,容易被人当成敌方的侦察兵。而一些愿意支持的商户呢他们的数据却难言准确,因为外部干扰因素太多。
小区住户购物的途径不仅仅是这个小区的商户,还有网购和外面的大超市,而我们能进行调研的只有这个小区的商户。
市场调研工作开始一筹莫展,直到我们一个小伙伴开车撞翻了一个垃圾桶。
垃圾桶被我们撞倒,里面的东西滚了出来,什么用完的油桶,米袋子,零食包装啥的全都翻到了地上。
我心里一怔,心想,这个不就是精准数据么?
小区的住户会从不同的途径购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最后都会变成垃圾,而且这些垃圾都会集中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了数据沉淀。
小区里的人都在吃什么用什么,翻翻小区的垃圾桶就知道了,不是么?
然后呢我们团队的小孩子就用三天的时间,去翻垃圾桶了,得出的数据和我们后来跟顾客交流出来的数据相差无几。
互联网行业里吹牛的很多,整天拿大数据忽悠人的也很多。但说起一个小区的数据调研,一个清洁工大妈干死一帮互联网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