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1组106+A07】勇敢是梦想的翅膀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我的高中同学,小苏。

她总是坐在靠走廊的座位,下课时,同学们都出去玩耍、打闹,她一个人继续坐着,沉浸在课堂的学习里。

她皮肤白皙,带着一副黑框眼镜,齐耳短发,长得像梁咏琪。

每当她沉浸在学习中,就好像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

也许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也许学业压力比较大,她好像总是在冥思苦想,时而咬咬笔,时而皱皱眉。

她是我印象中最努力的人,虽然她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好。

在那个老师更喜欢聪明学生的年代,她总是被忽视的那个。

可能是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同学们似乎也并不喜欢一个成天都在埋头学习很努力很用功,但成绩却不太好的人。

那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愚笨。

所以她总是默默的,座位上堆着高高的书。

因为我身边的朋友并不太喜欢她,所以我和她交集也并不多,但我想我是欣赏她的:

我欣赏她爱学习、很努力、很用心。
我也欣赏她的勇敢——当别的同学都害怕展示自己的努力,害怕努力了成绩也不好被嘲笑时,她敢于做自己,不怕付出100分的努力可能只得来40分的结果。

她虽然成绩不太好,但她比我们大多数人更拥有坚定的内心和做自己的勇气。

02

我的同事,小米。

她长着一张严谨、认真的脸,她的眼神仿佛永远在问“为什么”。

初到公司时,她在另一个组。

她的大学本科是信息技术,研究生是财务管理。因此她在我们部门负责财务信息方面的工作。

我听闻他们组的同事不是很喜欢她。

因为她太爱打破沙锅问到底了,她就是一本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其实这对于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态度——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想的。

每个人工作的目的不一样,而她又特别喜欢深入研究,为人处事也缺乏一点点圆滑,特别执拗,所以一度和组内同事不合。

我们认识了几年后,有一次中午散步碰见了,有了第一次长聊。

她在我面前感到很安全,放松地聊起自己来到公司这么些年的感受。

她说,自己一直希望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可却觉得屡屡受挫,这些年辗转了不同的组,不被重视。

她说,觉得理想和现实差别很大,感到灰心。

她说,她要尽快拿下CPA(注册会计师)。

又过了几年,我们在了一个组。

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和她相处、共事。

她依然很执拗,一个问题会钻得很深,以至于有时领导和她聊天都要找借口快点结束,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把一个几分钟的小聊天变成几个小时的会议。

她依然很较真,在小组讨论中时常和上司争辩,上司都已经很不耐烦了,她还是认认真真地努力阐述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得到理解。

她依然很直率,在公司大领导面前可以直接指出大领导的不对,搞得我们部门领导都捏了一把汗。

而这一切,在我眼中,是充满欣赏的。

我欣赏她可以在不论有多少人的会议上,内心从不巨惧怕压力和职权,说想说的话;
我欣赏她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停止自己对“真理”的十万个拷问;
我欣赏她即便和上司争辩的面红耳赤,但被说服或说服对方的时候,不会带有气馁不安或自负。

也许她情商不高,也许她处理人际关系太硬,但她有一颗纯粹的追求真理的心。

而这颗心,可以抵御一切的权力、世故、眼光、评判;可以勇敢的追随内心的声音,勇敢的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勇敢的成为自己。

03

相比她们,我其实蛮胆小的,我害怕别人怎么评价我,我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会被嘲笑,我隐藏自己真正的逆鳞,我习惯用低调来保护自己,我习惯用距离不让别人懂得真实的我。

可当我写完,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希望,像她们一样:

不顾及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
不用戴着一层盔甲来抵御别人的评价;
不惧怕展示自己—不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以前听到周杰伦那首《蜗牛》,我总觉得那就好像是我自己,背着重重的壳,向着阳光,很努力很努力地向上爬;

而今我发现,其实,那个重重的壳正是为了去抵御评价、眼光、看法、标准、评判、眼神、脸色…

可,蜗牛背着重重的壳能走得快吗?

如果卸下这个重重的壳,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谢谢你们,让我看见

平凡中,什么叫勇敢。


<浅浅半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