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
佛家也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可见,静不仅是一种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所谓静生百慧。
学校领导还告诫我们,要做到“忙而不乱”。
可是,我还达不到此种修行,总是在慌乱中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总是在忙乱中出错。
这几天,因为准备均衡验收的档案,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儿是脱不开身的课堂,一边儿是急着上交的档案。两年的档案,一时准备起来确实不易,多个走班计划准备齐全,可是跟别人准备的总结不照,于是又接过了总结的任务,当这两样准备齐全之后,又找不到相应的照片,只能根据照片再次整理计划和总结,三个人的活最终只能一个人去完成,终于排好顺序,打印成册,可以装盒了,又被领导告知,照片需要彩印,趁着课间的缝隙,人如陀螺般旋转着。忙乱中连上课有时候都心不在焉,频频出错。
边去打印出错的计划,边告知同事,万一我忘了,给你打电话,你要记得告诉我是“航模”走班和“古筝”走班哦,一边念叨着这两个名称走出了办公室门,同事调侃着说:“我们也分开记吧,一人记住一个。”
昨天看到抽考五年级的信息,本次考试使用答题卡并且电脑阅卷,我便再也静不下了,我们班的语文水平不堪直视,本来稍微好转点的纪律,随着超长假期的经历,有全部回到了起点,孩子们浮躁的内心还没有平静,又迎来了全市统考。清早,看着孩子们懒洋洋的状态,我忍不住吼了他们,批评了他们,吼叫的课堂没有了沉着,没有了智慧,只有发狂的老师,发呆的学生。
下课后,对着镜子,无意中看到了自己僵硬、毫无表情的脸,怎么会这样?这不是我该有的样子。“忙而不乱”我做不到,但是可以做到用几分钟让自己静下来,静等智慧的生成。
于是,搜集字谜、歇后语、笑话并做成手抄报的作业便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利用课前、课间让孩子们交流交流或者一人来讲讲,既完成了书本搜集任务又调节了枯燥的复习课堂,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们虽然基础很差,但是只要有着上进的心,有着没有的理想和共同的目标,进步还是会有的。
我们不是圣人,但是我们可以尽力做好平常人的平常事,我们做不到“忙而不乱”,我们可以偶尔的清空,把自己清空,适当的放松自己,用智慧之力,去掌控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