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观

我发现我现在不喜欢和朋友讨论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非常私人的事情,只要对方的行为不影响自己,就没有必须去探究。

但是,我工作的范畴是企业,而企业现象又是团队的文化和老板价值观的显现,所以必须跟客户探讨价值观。

这就产生两种思维模式的冲突——允许价值观不同与对价值观的反思和探讨……

除非你真的特别了不起,产生了势能差,对方对你特别服气,要么谁能够忍受别人的指手画脚呢。

这也是自己身份定义的范畴,如果把自己定义成了导师,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而对方不认可你的身份,那么势必尴尬。

如果把自己定义成为朋友呢,真正的尊重对方,态度谦卑,效果才可能会好一点。

接受这个世界的多元,允许自己跟世界不同,这也是建立自我的关键前提。

这段时间,跟几个朋友经常见面,有了深层次的交往。

朋友是一面镜子,如果他的言行引起了自己的不痛快,那么要找自己内在的信念。

原来我特别在意朋友对我的评价,收到好的评价就喜笑颜开,不好的就特别的不舒服。现在我认为他的评价是他的事情,而我的反应是自己的事情。

要为自己的反应负责。把关注的点从别人的评价拉回到自己的身上,通过情绪反应找到自己的信念,观察,思考是否需要调整。这是建立自我的过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因为身边有一朋友杨越,习惯性的评价人,给人下定义。杨越这个人特立独行,说话有特点,几乎全部都是肯定句。

对,肯定句,一直用这样句式说话的人,显得特别的有力量。虽然有的时候他说的对,有的时候他说的不对,但他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己是对的。

奇怪的是,原来有时我明知道他说的不对,但不愿去反驳,因为反驳往往意味着冲突,我不喜欢跟朋友发生冲突。(这是一种信念。)

但现在,我认为该表明自己的立场,自己可以不接受任何人的观点,这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不接受对方的观点是正常的,只是需要温和而坚定的表达而已。

最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朋友之间不能要求情感上的接纳,更多的是价值上的认可。

今日完,晚安。

建新日记1905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