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是一本小书,大概3个小时读完了。
这本书最大的改观,大概就是对“黑人”、“有色人种”的处境有了更具体的印象、概观。
即便看了《为奴十二载》等各种带有浓厚黑人历史、种族隔离的电影、书籍,也只是从侧面、远处去了解当时的情况。但本书是一本自传,所以借作者的眼睛看到了当时真是的情况。曼德拉是南非黑人的影响。但书中也告诉我们,在黑人兄弟站起来之后,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作为一个巧克力色男孩,他最了解了。1.不是黑人2.不是白人3.是有色人种,但不是印度人、中国人。白人与黑人的后代,在种族隔离十分严重的南非是两亲的耻辱、罪恶的徽章。但他的父母都不是所谓的“people”,与他的“刻意保持距离”是因为巨大的社会、社区的歧视、舆论压制。
虽然这个归属问题一直伴随着他,但令人眼前一亮的转折式:正因为他哪一派都不属于,他才可以游走与各派之间并且游刃有余。好像化腐朽为神奇一般。
这本书虽然有“美国梦”的影子、模型,但那确实是一个南非、非典型精英的成长故事。
令人钦佩的是他妈妈。在巨大舆论甚至是法律的压力之下,她仍然保持着开放、进去、平等的思想。积极考取文员证书,成为南非第一批秘书、剩下混血男孩并且就算自己单人抚养也不放弃他,一直保持着对上帝的虔诚(另,崔娃不信教)。虽然后来的老公有家暴,但她从来不退缩。很勇敢的一个妈妈。特别有意思的事,崔娃小时候偷东西被抓住,对方打电话给妈妈,结果妈妈说不是他的孩子,她根本不认识他。让他直接接受社会的毒打。
#小范读书志
#崔娃
#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