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原静书【18】 钱德洪跋
【原文】
《答原静书》出,读者皆喜。澄善问,师善答,皆得闻所未闻。师曰:“原静所问,只是知解上转,不得已与逐节分疏;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功,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异端曲学一勘尽破矣,何必如此节节分解!佛家有扑入逐块之喻①,见块扑人,则得人矣;见块逐块,于块奚得哉?”在座诸友闻之,惕然皆有惺悟。此学贵反求②,非知解可入也。
[注释]
① “佛家”句:参见《涅槃经》第二十六品曰:“凡一切凡夫,虽观于果,不观因缘。如犬逐块而不逐人,亦复如是。”
②反求诸己: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译文]
《答陆原静书》出版后,读了它的人都很高兴,认为陆澄问得漂亮,先生答得精彩,都收获了过去没有听说过的知识。先生说:“原静所问的只是在知解问题上纠缠,我没办法只好跟他分段解释。如果相信良知可得,只在致良知上下工夫,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异端典章一触尽破,何必像这样层层分解来论述!佛学中有狗不咬人而追逐石块的比喻,看到石块去扑人,才能咬住人;见到石块追逐石块,在石块上能得到什么呢?”当时在座的诸位学友听了,都惕然若有所悟。先生的致良知学问贵在反省内求,并非可以从知解上就那么随便获得的。
[解读]
这是钱德洪为《答陆原静书》作的跋,跋中引用了王阳明对师生问答录的一段评价说:给陆原静这样逐节讲解也是他的无奈之举,要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在“良知”上下功夫,就能举领而衣整,纲举而目张。陆原静所问的,都是在认知、理解的层面打转,没有知行合一,没有切身体会,都是空对空的空谈。致良知的学问,贵在反求诸己,并不是靠学知识,求解答就能得到的。这样越问,问题越多,讲完一节,又生一节,没玩没了,离得道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