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我的必要性

假期时候和一位姑娘相约聊了一下午的情感和职场话题,就想动笔写这篇文章。因为我发现,随着和更多女性群体的接触,有一个现象特别明显:大家普遍没有花多少时间去了解自己。

这跟我们从小所受的家长式教育和社会文化作用力当然有关系,毕竟在父母那个年代,鼓励子女表达自我、发展自我的父母只是很少数。加上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丛林法则更加被推崇,社会地位感、确定感等都变得更加外求。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真的很少将视野拉回到自己身上,于是人们在处理亲密关系、解决事情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不断的去加强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带给我们的模式影响。昨天晚上我们采铜小组在茶话会上也聊到,这种模式往往是身在其中却不自知的,所以就算伴侣改变了,因为我们身上固有的处理关系的方式没有改变,往往就会在不同的对象身上找到相似的行为轨迹。

但是很多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以改变外部条件为主,比如换一个伴侣、换一家公司或者换一座城市,这样的尝试成功概率却并不高,为什么?因为面对环境的主体,也就是我们自己,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改变。

这就跟我在形象美学的教育中遇到的情况类似:当学员们不花时间去关注自身的特征和内心的倾向性时,有一部分人重复着用单调的颜色去自我保护,在一个稳定空间里固定那种安全感;有一部分人会比较习惯于找别人提供好的现成搭配模仿,但总少了她们自己的独特性。

后来我也在思考,不愿意了解自己可能因为当我们要去向内看的时候,我们常常要直面一些并不那么舒服甚至痛苦的经历和情绪,并且不知所措。但是,这条路是必经之路。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并不那么可信的存在,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一种模式一次又一次的在脑中固化之后,类似的刺激源出现时,如果我们不有所觉察,我们的反应注定是重复性的,比如情绪化的人习惯了用情绪去解决问题,即形成了个体的路径依赖。

所以,了解自我的最重要的必要性,就是去打破这一链条。当你知道了自己身上有哪种定势存在,你才能更有意识的去训练自己的觉察力,在之后的每一次情况发生之前,走向另一个选择,弱化原先的反应链。

下一篇文章我会从几个领域去写如何具体的了解自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楔子: 夏天是个热血怀念,慵懒又青春澎湃的时节。 最近会无端端的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去厦门。和妹子们热热闹闹的商量着得...
    就叫五月阅读 4,294评论 23 6
  • 指尖上的陀螺 飞快的旋转着 凝视着它 时间在指尖飞逝 陀螺不再那么快了 瘀积的苦闷 正渐渐散去 轻轻的拨弄 无休止...
    木晷阅读 1,280评论 0 0
  • 什么是App ID呢? 如果把一个应用程序看做是一个Apple用户的话,那么App ID就相当于的你的Apple ...
    FITZ9311阅读 42,587评论 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