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气温继续回升。今天休息,一早出门走走。活泼好动的我,家里是呆不住的。
明天下午应邀参加一场文学界的活动,届时又可以见到众多老朋友。文学的好,实在太多太多了,除了抒发情怀,表达心声,展示才华,而且还可以结识到更多文朋诗友。大家因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走到一起,可谓志同道合,是有太多共同语言和话题的。
半生以来,我受益于文学的地方何其多也。早在少年时代(读技校期间),我的班主任老师高博士发现了我写作上的天赋,就鼓励我坚持写作。这些年,我的确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无论再忙,都会留点时间给写作。
近二十年来,我每月都会收到一定金额的稿费,不算太多,但请朋友吃饭的钱还是有的。这些小惊喜小确幸,也让我感激满怀。文学,待我真好!当文字一次次变成铅字发表之后,这种感觉,简直可以用欢呼雀跃来形容。因为热爱文学,也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与审美水平,让昔日农村放牛娃出身的我,在深圳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与教授与文学大家面对面交流。这就是文学给予我们的平等与自信。
你得坚持。让坚持,成就你的梦想。
许许多多文友写着写着,就淡出了大众的视线,原因或许为缺乏一种坚持精神。
如果用金钱得与失的标准,去维持或衡量这一爱好,往往会见异思迁,无法长久。得把文学,当作一种“心灵初恋”“患难知己”去用心呵护与经营,才能相伴一生,长长久久。
坚持写作,其实是与自己的心灵同行。一些朋友,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因为各有各的使命、责任与方向,这无可厚非。但我们与自己同行,就不会走散。你会发现,有写作忠实的陪伴,人生永远不会孤独。
十八岁那年,我在故园的桃花树下,创作乡土小说,那时感觉自己与文坛大师们非常亲近。若干年后,我在深圳书香氤氲灯光可亲的书店里写散文,觉得还是当初的少年情怀。这其间,光阴已越三十载,我的情怀却不曾老去,还是那份初心初意,只因深爱如昨,时光又奈我何!
这些年来,我的众多同事每逢周末,迷恋于打麻将,斗地主,玩网游,虚掷光阴。我要么外出采风旅行,要么在书店阅读写作。先不管彼此的成就高低,首先,我精神是充实的,志趣是高尚的,心情也是愉悦的。因为写作,我的业余时间,似乎变得更有意义了。
是的,因为写作,因为需要挖掘更多素材,我自觉成了一个虚心的学习者,向身边的一切人与物学习,永不倦怠。比如,为了学习深圳极为推崇的粤菜系列之潮汕风味菜,去年五、六月间,我专门花了四个周六的全天时间在区人才园向大厨学习。这段学习经历,既为我写作美食提供了素材,同时,也让我学会了一项技巧,会做一些潮汕菜。
比如,每年春节回家,我会与“农业专家”——种了一辈子地的岳父聊庄稼收成,聊土地追肥,聊虫害治理等,翁婿二人有聊不完的话题。一方面,年过八旬的岳父很高兴,有人愿意听他讲农事,他觉得自己有成就有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交谈,也填补了我对农业知识的空白,毕竟我离开乡村太久太久,已然对土地有些陌生了。这种交流,说不定会成为我某篇文章中的一个极好素材,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