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离别—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

26岁时李叔同的母亲去世,他离开妻子和孩子到日本留学,音乐、绘画、文字、戏剧,几乎所有表现才情的才华对他来说信手拈来,李叔同更青春的时候混浴花街柳巷指导戏班唱戏,李公子的初恋即在其中,这位小姐姐后来倔强倨傲的舍弃他而去,嫁作他人妇,不得而知。

初恋情人杨翠喜

李叔同留学后,最先把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带回中国,第一个把广告图案设计、现代木刻和西洋美术史介绍到中国,他最早采用人体写生教学法,首倡改良中国画……总之,再他任教的杭州第一中学,音乐洋溢校园,绘画写生蔚然成风……他获得了无比的尊敬。丰子恺是我们熟悉的大画家,他是李叔同的学生之一,世人称为门足,丰子恺是李书同很优秀的学生,朋友们都同意吧,廿廿是非常认可的……

丰子恺的老师是这样子画画的

李叔同的好友并同事是夏沔(mian)尊先生,就是那本著名的教育名著《爱的教育》的译者。夏老师和叔同都是儒生,夏沔尊当时也在研究佛学,对断食大有兴趣,与叔同讨论,叔同小试三周,一顿空门真的去虎跑寺出家成为弘一法师。

“学习艺术,向叔同一样认真做事”许幻园对自己孩子的遗言

在日本留学时,叔同和房东的女儿诚子小姐成为夫妻,与故乡的妻子解除了婚约!诚子是李叔同学习西洋绘画的女模特,当然是裸体的那一种了,就是在今天,姑娘们露个胳膊也要想想,这位诚子小姐一定是爱叔同至极吧!李书同皈依佛门,并未向任何人事先打招呼包括自己的妻子。一时间,诚子小姐到处找他的丈夫叔同同志,李叔同听说诚子寻他焦急万分,那也不见…后来在西湖的对舟上,两夫妻最后诀别,流传坊间的惊世对话……“叔同叔同”“请叫我弘一”“告诉我,爱是什么?”“爱是慈悲…”写到这里,廿廿也蒙了,“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诚子愤愤道来。在现代野史记载叔同也给诚子的身后事也做了安排,大概的意思就是咱家的事里里外外你安排吧,你说的算了,哥就在这修行了,去留你随便,哥对不住了,布拉布拉一大堆…

诚子三问


诚子三问


诚子三问

《送别歌》,写别离的故事太多了,唯叔同的“离别”最源远流长,在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1915年,叔同的好友许幻园万贯家财一着灰飞烟化,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许幻园飞雪漫天之夜隔门与“天涯五友”挥泪告别!叔同作此《送别歌》

乡愁离别泪

入伏奇热,廿廿奔波中暑,第二天去海边,路途遥远,夜里睡觉梦见母亲,不禁泪沾满衿……母亲去世多年,也许是对着海潮唱起《送别歌》,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是母亲在廿廿小时候教唱的一首歌谣,母亲说是她的小学的校歌。

1943年秋月李叔同去世……“分别是向死亡又近一步”百年孤独最著名的一句话,就像是麦家老师的《人生海海》,人生,时代,历史,童年,青春,事业,财富,名誉,功绩,爱人与爱情…这一切我们都要与之送别。人生就是爱与别离,生为离死为别,与爱的人别离,不管什么样的借口,送或不送,哭或忍涕,都要离开,世人贪恋不肯离别,对爱对离别的深刻,叔同早早就知道了!

叔同手书“爱”

对李叔同和弘一大师,廿廿更喜欢称之为叔同,叔同人生弥留之际写下了四字“悲欣交集”,什么意思呢,千古之谜……

人世间四字真谛

爱和温暖是永恒的主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