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接女儿下舞蹈课,在门口遇到一个朋友正在冲自己的孩子发火:我给你报舞蹈课,期待你好好学!但你在干什么?一点不认真!完全是耽误时间!我也有许多事情要做,却要在这里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你对得起我吗?我告诉你,你下次再这么不认真,就别学啦!说完,伴随着孩子的哭闹声,转身就走了。事后,我和她聊起这件事,她很无奈的说:我其实不想在那里陪她上课,那天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很焦虑,但又不得不去陪她上课。课上看到她根本不听课,还在那里捣乱,被老师批评了也不在乎。下课了我实在忍不住了,就~~~ 我问道: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陪孩子上课吗?她很诧异:难道孩子上课,妈妈不就是需要陪她上吗?我想,她需要我陪她吧!我反问道:你是认为不赔孩子上课,就不是“好妈妈”了吗?她疑问道:难道不是吗?
上面的这个案例,在当今中国屡见不鲜。各个培训机构都是陪学妈妈大军,风雨无阻,但那等待的一两个小时里,多数妈妈是处在无聊、焦虑的状态。在他们看来,陪伴就是爱,却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感觉。
看不见自己感觉的妈妈
无独有偶,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这样类似的场景。忙碌一天下班回家,已经很累了,却不得不赶紧给孩子们做饭,因为这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刚想自己看会书,结果孩子们因为抢吃的吵了起来,放下书去解决争端,因为这是一个“好妈妈”的责任;正准备和老公外出过一下二人世界,孩子跑过来找妈妈辅导功课,不得不把刚刚穿上的鞋脱下来,陪孩子做功课,因为这是一个“好妈妈”必须做的。
然而结果呢?往往的场景是或许因为孩子一句“菜咸了”,妈妈一摔筷子向孩子吼起来;或许两个孩子各赏一巴掌,不得不停止了争夺;更或许因为孩子一首诗就是背不过,被罚抄100遍。本来期待做个“好妈妈”,但“坏妈妈”的形象总是像阴影一样伴随着你。
问题在哪呢?问题在于妈妈在做出起初决定的时候,没有看到自己的感觉,而是跟随着心中的那个“应该”,最终负面的感觉总会上线,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不想被讨厌的性格特质
感觉是真实的存在,为什么妈妈们都看不到呢?在DISC人际交往理论模型中,提到了四种特性是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而其中S特性,是对和谐的追求,讨厌争论,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说白了,就是不想被讨厌。这种特质,在处理孩子的事情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作用,外界对做好妈妈的标准定格在心中,让妈妈们不得不按照这个标准去行动。但问题是,这种过度的S特性,指向了孩子这一边,却忽略了更加重要的自己。
父母要想为孩子负责,首先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也S一些,才能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至于被负面感受带来的情绪所裹挟。否则,即时表面看起来是平静的贝加尔湖,其实妈妈此时是深不可测的大西洋。
何为放松,就是让自己的感觉与行为保持一致性,表里如一的让孩子们看到,他们很善于接受你的真实,更喜欢你的真实。
教会孩子考虑别人的需求
在情绪中妈妈,一定会认为孩子不理解父母的感受,其实是妈妈把孩子学习了解感受的机会剥夺了。以下这个公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用起来,可以帮助孩子考虑父母的需求。
觉察感受+说出感受+说出需求+提出建议
觉察感受:当孩子向你提出需求,不要急着答复,父母不是马上给出答案的电脑,而是暂停一下去觉察,问问自己: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此刻,我的需求是什么?当你静下来的时候,你会有新的发现:居然我可以不必那么迎合孩子的需求。
说出感受:向孩子真实的表达,是明智之举。需要注意的是,关键词是“我”,说的是我的感受和需要,例如“孩子,我现在感到很累",而不是 "你看不到妈妈现在很累吗?”
说出需求:说出现在你想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对自己很重要。
提出建议: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让他先去做这件事情。此时,或许孩子会反对,记住这是他的功课,是他学会考虑父母需求的机会,坚决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做就好。
例如,你刚刚要和老公外出过二人世界,孩子跑来要求辅导功课。此时妈妈需要停5秒钟,问问自己:此时我的需求是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此时妈妈的感受是出去让我感到很兴奋,但如果满足孩子的需求让我感到很沮丧。我的需求是和老公出去玩!好吧,说出来:孩子,妈妈现在要出去和爸爸散散步,谈谈心,这让我感到很兴奋,我需要这样的机会和爸爸好好聊聊,这对我很重要,我建议你先自己复习功课,把不会的记录下来,等我回来再帮你。
通过这样的谈话,会让自己放松下来,放下了自己对自己的“好妈妈”的评价,做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妈妈。这样放松的状态,同时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也同样放松下来。
结语:放松自己让家庭更加和谐
内外一致的妈妈,会感到异常的轻松,同时会影响正个家庭的幸福感。回想一下,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你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被迫答应孩子做了某件事情,结果心中的情绪会在别的地方释放出来,此时老公往往会莫名其妙躺着中枪。对自己也S一些,做一个“轻松的妈妈”,和谐幸福的家庭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