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读书,可是我们未必真会学习。进入职场后,有一天你会发现,学习能力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文从学习的方法到学习的意识,从学习的心态到自我知识体系的建立,给你4条宝贵的建议。
真知读书法
有两种典型的伪读书人:收藏家和旅行家。
人人都喜欢买书,为什么?
书买了往书架里一摆,往桌子上一放,拍个照片往朋友圈一发,好像书里的知识就会了的错觉,让我们感觉神清气爽。你发没发现,感觉自己有点堕落时,就喜欢去买几本书?这是收藏家,买而不看,假装很努力,貌似很上进。
给你一个忠告:
拥有知识的错觉,比没有知识更可怕!
一位出版社的朋友和我说:人人看完一本书再买下一本,出版社就黄了,就像人人办了卡就天天都去健身,健身房就黄了,这就是事实的真相。
还有一种读书的人叫旅行家。
旅行带齐了装备,手机、自拍杆、单反、三脚架,到了以后各种拍,回来别人问玩得怎么样啊,马上掏出手机你看你看你看看看,这是旅行的意义吗?
买一本书,看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零零散散一个月才翻完,合上最后一页时,有着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于旅行家而言,看书就是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目的是老子到此一游。
问题是这本书你记住了多少?你又悟到了多少?搞不好最后唯一的用处是,聊天的时候,别人提起这本书,你一拍巴掌“这本书我也看过”,装了个蛋,仅此而已。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四个字,就是闻见知行。
看书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看成自己的,看成自己知识的积累或行为的改变。
我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闻之见之:我去买书看,我去找教学视频听。找到一本好书如饮甘露,第一遍看,讲的很有道理;第二遍看,开始整理笔记。我看完一本书就整理一个读书笔记,一本书400页读书笔记不到10页。过了半年想重温下,把读书笔记找出来看看就行了。
知之:融入你的思考,读书笔记不是摘抄,看书时,这句话有道理,马上抄到小本本上,你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还有人喜欢拍照发朋友圈,这都不是正经看书的。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有道理,我现在是怎么做的,我做的有什么问题,我可以怎么改……统统写在笔记上,这才是读书笔记。
这个世界,很多人喜欢阅读,但很少人喜欢思考。读书应该像啃甘蔗,先咀嚼后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否则看多少书听多少课不过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行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看再多的恋爱指南,也不如亲身实践去谈一次恋爱,在战争中去学习战争。
整理完读书笔记,我摘取了10条最需要改变的沟通问题,打印了一张纸贴在了工位的隔板上,每个月改进其中的2条,5个月全部完成。小半年我才看完了这本书,把这本书看成了自己的,变成了我知识的积累和行为的改变,我认为这才叫看书。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识从来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
从意识觉醒到行动落地,闻见知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闻道者重,悟道者寡,读书最难的是知行合一。
榜样的力量
有的人学习,形式感严重,不买几本书,不花钱报个课,就不能开启学习模式。甚至有的人买了书也不看,报了课也不学,光是学习态度,就可以把人分成很多类别了。
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擅于向身边的人学习。
走进了一间屋子,如果你是最牛的人,那么你就走错了地方。
选择一份工作,这个团队中最好有牛人,向部门最牛的人学习,向公司最牛的人学习,向这个行业内最牛的人学习,因为结果不会撒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想成为谁,就去靠近谁;你想成为谁,就去学习谁。
假如你不够自信,就去找自信心强大的人一起干活,你就会慢慢被他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同行的人,有时候比你要去的远方还重要。
如果你是老板,公司能给到员工最好的福利,不是健身房齐全的设备,也不是茶水间好喝的咖啡,而是招募行业内的牛人,让员工可以和行业内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这才是最好的员工福利。
我的身边没有牛人,都是不如我的人。
这是最可怕的思维方式落后。要有一双敏锐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人生处处皆课堂。你觉得领导是个蠢货,可是他今天能做你的领导,一定有其可取之处;你觉得同事是个笨蛋,那么老板为什么不开除他?一个人总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就容易狭隘和短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做得好的,我们学习,使出吸星大法,把别人的优点变成我们的优点;别人做得不好的,我们也学习,他犯的错误,我们不犯。我后来发现,学沟通还看什么书啊,观察身边的人就足够了。
当你有了向身边的人学习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到处都是知识,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的竞争对手,甚至是给你打推销电话的人,他的陌拜话术可能都值得你学习。格局打开,世界就不一样了。
读书并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你拿着大神的PPT方案模板研究一下午也是学习,你反复去看别人做过的案例也是学习,你去和前辈喝酒聊天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做事别被外表形式捆住,要去抓背后更本质的东西。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是否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开始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你才能变成一个强大的学习者。
轮岗的进化论
你是公司的产品研发经理,项目部的负责人离职了,老板让你先顶上去,顶不顶?想都不要想,一定要去顶!老板没说加工资,那也要去顶!不要害怕进入陌生的领域,无论是新的职责,还是新的岗位,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什么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是你不可被替代或很难被替代的能力,是独一无二,是你会的别人不会,是你知道的别人不知道。
我的一位朋友,刚开始在一家培训机构的企业合作部,聪明又好学外加很努力,从大头兵做到了小主管。老板一看这家伙是个人才,现在咨询部有点问题,你也来负责管管吧,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后来老板又说,咨询部你管得不错,要不教务部你也来负责吧,他又把事情接了过来……
两年后,他成了公司的总经理,因为没有人比他会的和知道的多,他各个部门的事门清。
业内有一家大的培训机构,所有董事会的高管成员,在被提拔之前,必须到分校当两年校长历练一下。一个CFO,管财务的,被发配到分校当校长,在一线干两年再回来,他在做整个集团的财务规划和管理时,更接地气,因为他了解下面的事,他在前线打过仗了。
跨界,你才能知道你这个领域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如果你是老板,公司的财务和销售成天掐架,你就让财务经理去体验当一个月销售,他就了解销售员怎么想了,他之后处理事情就可以站在财务和销售两个维度上去考虑问题,才能业财融合。
职业发展有两种路线,像一个圆锥体,一种是纵向发展,走管理路线,从斜面上走到塔尖;另一种是先横向发展,走专业路线,往圆心走,然后以圆心为轴,向上攀登,一个L型的路径。无论哪一种,你都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增加对公司各职能部门的了解,怎么增加?轮岗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功夫熊猫的电影中,师父对阿宝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只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你就永远不会有进步。你得到升职机会,一定是因为在这个职位上,做出了超越这个职位本身的业绩和表现,但你想要走得更远,就要了解得更多。
轮岗,是你职业生涯中难而正确的事。退一步讲,往小了看,就算活没干好,是老板买单不是你,这对你而言是有意义的失败,因为你在过程中有学习有进步有沉淀。去未知的领域学习,去经历失败或成功,不断总结和反思,变成自己的智慧与经验,你才能得到成长。
如果你觉得轮岗是一种刁难,一开始就输了;如果你觉得轮岗是一种雕刻,迟早都会赢的。
带徒弟的方法论
职场混了几年,混得还算不错,老板让你带新人,你会倾囊相授还是敝帚自珍?可能你心存一点戒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如果师傅被饿死了,只能证明:徒弟会不是师傅教的,是徒弟牛而不是师傅牛。
我建议你不吝赐教。
第一,只有带出来厉害的徒弟才能证明你是行业专家。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如何?世人因为李小龙,才知道了叶问,因为有张仪苏秦孙膑庞涓等这些名士,才知道了大山里有个瘦老头是他们的师傅叫鬼谷子。
你的危机意识是源于你对自己可以变得更好没有信心。有一天,桃李满天下何人不识君,你会是行业内响当当的人物。
第二,对于建立一门知识的体系结构,最有效的方法是分享,分享最有效的形式是讲课、是带徒弟、是写书。
带徒弟的过程中,你沉淀下来了教的方法,是最大的意义,你作为师傅的收获更胜于徒弟。一个人脱胎换骨的蜕变,都源自于知识体系的升级。
郭德纲早年的徒弟何云伟曹云金背叛师门走了,德云社黄了吗?没有啊,我老郭有方法,我可以再教出来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对不对?你看讲脱口秀的李诞,还出了一本书《脱口秀工作手册》,直接奔着建立脱口秀帝国去了。
师傅带徒弟,如果是老鼠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只能证明师傅没本事。
老板让你带新人,你就好好带,这一方面是老板对你的认同,另一方面是你又一次进化的开始,一是教会了徒弟才能证明你牛,二是教会了徒弟最大的受益人其实是你,而不是徒弟,也不是老板。
结束语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这其中自然有人性的弱点:懒,但更主要的是,你自我认知的局限,你思维模式的落后。
学习力,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失的东西。一个人变老的标志,不是皱纹和白发,而是失去了学习的欲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明哥聊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