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团队的三五锄儿童读书会启动了,因为有个小朋友跟我们不住一个小区,书籍轮换不方便,提出退出。刚好我这边一直有个妈妈想加入,所以两全其美。
读书会需要做一个通讯录,其中一项是要填妈妈的名字。我看到她的名字,艺雅,哇,好文艺,好清新,像是琼瑶小说里的名字。我不由得赞美她的名字,她给我回了一句话,让我瞬间落泪:“有了娃以后就没名字了,都是以XX妈妈为代号。”我马上回她:“这话真的心酸,我以前也在另外一个群说过这个问题,然后我们还把名字都改成了自己的,我以后叫你艺雅呀。”她开心的说:“艺雅,在小区还没人叫这名字,感觉好亲切哦。”我连叫了她几声,两个人像孩子一样大笑起来。虽然隔着屏幕,但是我相信她跟我一样在笑。
艺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跟我儿子同岁,小的今年刚上幼儿园,她全职在家,大的今年已经10岁,算下来,她至少已经在家十年。每天一早起床,就开始做早餐,收拾孩子;送完孩子上学后,就去买菜做饭,中午等孩子回来吃饭;刚整理完中餐,稍事休息后,孩子们又得陆续放学了。然后准备晚餐,陪孩子写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圈子就是学校到家到菜市场,各种妈妈群,团购群,水果群,孩子的学习群,孩子的辅导班群,孩子的兴趣班群……在这些群里,所有的妈妈们几乎都是一个共同的字:某某妈妈。
稍微留意,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女人,做了妈妈以后,如果在家全职,那么这个女人,自己就好像真的消失不见了,我们只是成了某某太太,某某妈妈。妈妈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孩子先生,待收货清单里是孩子的奶粉,米粉,衣服,鞋子,袜子,是先生的领带,衬衣;购物车里,是自己看了又看,选了又选,然后直到已过期也没来得及或者没舍得下单的化妆品……
由赵薇执导的《听见她说》里,咏梅饰演了一位人到中年的家庭主妇,年轻时为了更好的支持先生的事业,放弃所有回归家庭,她很努力的扮演着自己新的角色,“好字,写在我的额头,像一枚勋章,我是老母亲的乖女儿,我是丈夫的好妻子,我是孩子们的好妈妈。”可是功成名就的先生还是提出了离婚,她跟当年被离婚的妈妈一样,只能躲进卫生间,开着水龙头小声啜泣。因为没有正当的收入,连抚养权都争取不过来。当她猛然觉醒,决定奋力争取自己的权利时,各种各样质疑的声音扑面而来,冷嘲热讽的,打气加油的,劝和不劝分的, “所有的声音:锋利的,愤怒的,悲哀的,算计的,那都是不是我的喉咙,那都不是我的胸口。”她砰的一声捶向眼前的镜子,镜子瞬间粉碎,她做出了决定: 不原谅,也不报复。我为咏梅饰演的这位中年妇女而高兴,她终于褪去所有的角色,做回自己,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不原谅,也不报复。
这是一段酣畅淋漓的表演,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可是现实中很多隐藏了自己名字的女人,会慢慢的缺少站出来不妥协的勇气。这里,想到舒婷的《致橡树》,虽然他描写的是爱情,但是我认为一样适合夫妻的关系。妻子要做丈夫身边的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作为社交圈子明显变少的全职太太,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用碎片时间多阅读,通过阅读提升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交圈;扩大自己的认知能力,不能出去工作,但是通过学习理财知识,一样可以做家里的财政部长,将家庭财富升值…….当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方向,能改变的,就只有自己。我们被家庭淹没了的名字与身份,只能依靠自己再赢回来。也许周边的人还是习惯叫我们某某妈妈,但是这个某某妈妈将会拥有多重身份,她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丈夫的好帮手,是孩子们的好妈妈,还会某某机构的热心推广人,是某某俱乐部的常驻嘉宾……除了做得一手好菜,还可以养得一手好花,泡得一手好茶,更可以是股市基金急的大赢家……我们还是某某妈妈,但是我们将不再只是某某妈妈了!
在刘帅的5年读书计划里,不乏家庭主妇,她们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不仅将家里打理得花团锦簇,还利用孩子睡觉上学的时间学习理财,将先生给的有限的零花钱增值,像巴菲特的滚雪球一样,虽然开始只是小小的雪花,但终有一天会越滚越大。这样的一位自信,容光焕发的妻子,妈妈,自然而然会吸引到更多人的眼球。如果哪天真的跟先生没感情了,依然可以潇洒离开,因为我们足够强大,可以撑起自己的那片天。
所以妈妈们,记住,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选择做好妈妈,一定不意味着只能回家洗手做羹汤,只要你想,依然可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