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凡达》中,男女主人公常说这样一句话:“I see you”——我看见你了。而看见,就是爱。
在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中,他解释“你看见我”有两层镜子的含义:
第一层:你的眼睛,就像镜子,我从你的眼睛中,可以看到我的镜像;
第二层:当你用心看到我时,你的整个灵魂的反应,就像是一个抽象的镜子一般,照出了我的存在。
没有镜子,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样子。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没有“你”的镜子的存在,也就没有我。很多西方哲学家也做过类似的表述: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你看见,所以我存在。对婴幼儿来说,尤其如此。如果妈妈没看见,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存在。
写到这里,想起有一年去海南过春节。那时妹妹的女儿三岁,一路非常兴奋,游玩了一天,回到住处仍然精力充沛。
她在床上连蹦带跳地给我们表演自创的舞蹈,比她大十岁的姐姐眼睛一转到电视上,她就停下来,走到姐姐身边,伸出两只小手捧着扭过姐姐的脸蛋,一本正经地提醒:“姐姐,看我!”——孩子不仅需要妈妈看见,还需要周围的人都看见。
成年人也同样需要被看见,这也是网络上为什么那么多人求关注求点赞求反馈的原因。说到底,因为被看见,增加了自身的存在感。
在“I see you”这句话里,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我的感受,必须经由你的看见,才开始存在。”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我心永恒》中就有这样一句:Every night in my dreams ,I see you,I feel you (在每夜的梦里 ,我看见你,感受到你 )。
而在一些家庭,夫妻产生矛盾的很多原因是互不理解。在这里也可以解释为:我的感受,你没有“看见”。
心理专家李子勋在《婚姻的烦恼》中举过一个例子:一对小夫妻本来计划五一去旅行,可在临近节前两天,男方父母突然要带着五岁的小外甥来。小夫妻的旅行计划自然取消,转而忙于紧张地大采购、大扫除等各种接待准备。
公公婆婆来后,夫妻俩想尽量让他们多看看,多尝尝地方风味,日程自然安排得很满。而且还要陪着精力旺盛的小外甥去欢乐谷,累是不消说的了。
而此时的丈夫像变了一个人,好像也成了一个小男孩,天天靠着爸妈看电视,跟妈妈亲昵撒娇,顾不上跟妻子说话,甚至连个眼神的交流都没有。送走父母那天,还意犹未尽地跟妻子说:“等父母退休,就让他们跟我们一起生活吧,这种家庭的感觉多好啊!”从那时起,妻子就没有理他了。
妻子为什么不理他,原因就在于,妻子的感受,丈夫没有“看见”。如果丈夫在整个接待、照顾、陪伴父母游玩的过程中,多考虑一下妻子的辛苦,处处关照妻子,对妻子心存感恩与体恤,而不是自己一味沉浸在儿时的快乐中,妻子又怎么会如此疲惫与厌烦呢?
有一首歌叫作《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歌词是这样的: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我无法把你看得清楚/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感觉进入了层层迷雾/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我等待着那最后孤独/没有心思看你装糊涂/也没有机会向你倾诉/你的出现是美丽错误/我拥有你但却不是幸福
如果连看你装糊涂的心思都没有,连向你倾诉的机会都不能把握,一点“看见”的能力都不具备,又怎么能懂“你的柔情”呢?
“看见”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共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换位思考。能够与他人共情,才可以谈“感同身受”这回事。
当有意识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给予回应,对方会觉得,我被看见了。而我的感受被你感受到时,我就感觉到了爱。这也就意味着,我的存在,被你证明了。反过来也一样,你的存在,被我证明了。
这个时候,两个人的自我就都被放下了。夫妻之间,可谓灵魂伴侣。若是朋友,当谓知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最后,愿我们都有一双爱的眼睛,看见别人,也被别人看见——因为你看见,所以我存在。
现在回到这只眼睛,一起来看见它看见你的过程(有点绕,相信你懂)。
1、起线稿,勾轮廓(铅笔色号都在图片中)。
2、画瞳孔,刻画眼球。
3、用淡紫和褐色刻画眼球。
4、用绿色和蓝色继续刻画。
5、用褐色和黑色在眼球上部画出投影,用高光笔提亮。眼球完成。
6、刻画双眼皮和上下眼睑。
7、画出眼睫毛,继续调整上下眼睑部分。
8、画到上面这步,以为可以完稿。发给杭杭老师看,老师鼓励之余,指出双眼皮的弧度有些方。
9、随后,我就出差了。回来后,第一时间修改双眼皮,终于让它弯了过来。又对照老师画的眼睛整体进行了一番修整,总算满意,终于完稿啦!
修改完成后,渴望被看见,迫不及待地发到群里,杭杭老师第一时间回应我:“可以出师啦!”虽然知道自己还不能出师,但是被老师“看见”的感觉真好。
看到这里的你如果也喜欢这只美丽的眼睛,也喜欢写写画画,那就关注我吧——因为你看见,所以我存在。
2017年9月22日
更多相关阅读,可点击文集《涂涂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