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记775

我上报纸的一些文章,有些是突发感触,有些是时间沉淀,而有些则是随意写写,后来发现蛮有趣就投了稿,没想到文章就真的给发了。

刚开始写文,没有一颗沉稳的心,焦躁得很。不能静下来写。后来发现这样的心境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于是我觉得静下心来。开始写,现在写文,好多都要放一放,改个十多天再投,只是为了保证质量。其中最沉实的一篇《天食》,是2022年10月发表在宁波晚报的,其实这篇文章在2021年9月已经写出来了,当时我请老公参考,他说天食这个名字不好,风俗有天葬,你这个天食让人不由得想到哪里,不好! 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这个名字好,定下名字然后改文章,改到自己满意已经到了柿子都熟透了,这篇以柿子为题材的文章显然过了最佳时期,于是我把这篇文章按下了。一直到第二年,柿子开花结果有点泛黄的时候我把这篇文章投了出去,我只是顺应报纸走热门的常规,其它的就看文章的命数了。果然半个多月后,柿子红得正好,我的文章发表了,妥妥的应景热门,报社还给配了一副小鸟柿子图。算是皆大欢喜了。还有类似的一篇《关于雪的记忆》那时说是快下雪大家天天惦记着,天就是不下,最后老天意思了几朵若有若无的雪花,还没到地上就化了,这可把没怎么见过雪的人乐坏了。于是我的文章在这个时候上报了,我写的是北方雪的记忆,同时一个版面的是南方一个登高山看雪人的文章,算是凑了个大大的热门。所以有时候,写文发文要看时间,你在冬天里写春雨就很难上报,在文章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你得抓点位,这样上稿可能性才会大。

再者,写正能量的文章,在报纸副刊的文章都收是政府办得为鼓励新人创作,增加大家的文化氛围的,所以在这里你的悲情要少讲一些,但一些对比类的文章,反映时代发展,反映民众幸福生活的文章是比较受欢迎的。琼瑶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写文章要愉悦人们生活的,没有人会喜欢欣赏不开心的事,所以若非你是大家,不要把生活的苦闷在投副刊文章里发泄,基本无上稿的可能。

再者,熟读报纸,掌握一些文章的通用密码,比如报纸副刊,回忆类的文章很多,这类文章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纪有一定阅历的人写的,文章大都有一种时代的厚重感。这可能是一些报纸通用的,也有一点可能,编辑大都是这个年龄的人,同年龄阶段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

还有尽量投本地的文章,像有些报纸鼓励本地新人,不太采用外地作者稿件,这是心照不宣的规矩,所以有外省录用几无可能。有些报名注明了,有些招呼不打直接不用的,所以要搞清楚了再投稿。

有时候,文章投稿并没有那么多意义,只是生活温馨的小插曲。能给阅读着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比如我写的两篇文章《兔子的口粮》,《狸花》都是生活小插曲,但大约能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所以也发表了。在写兔子的口粮的时候,我只是像写日记一样写,老公看了说,这文章可以投稿,然后才认真改,没想到真中了。所以有时候文章写出来多给身边的人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他们是大众欣赏角度的一个缩影,有那么些代表性。

写作是要坚持的,不要写几篇我就要投稿就要投中,那基本是不行的,写作需要时间沉淀,我有些文章就是漫无目的日记中挖掘的,所以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写不仅可以提高技巧,还可以积攒作品可供选择,要想文章写得好,多写多读少不了。

报纸它都是服服务大众的,质量取胜这是永久不变的,所以提高写作水平,高质量的文章才能上稿这是不变的规律,所以最后大家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高质量的文章哪里都是欢迎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