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直饮水,过程中的加减法

水,是人类组成和赖以生存的重要元素,是人体内发生一切化学反应所依托的必要介质,没有水,养料不能被吸收;氧气不能运到所需部位;养料和激素也不能到达它的作用部位;废物不能排除,新陈代谢将停止,人将死亡。

中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严重威胁了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饮水意识的提升,直饮水日益被大众所接收,普及速度也迅速提升。

自来水和直饮水的差异到底在哪里?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自来水?直饮水?如何定义?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但其中依旧含有少量氯气、三氯甲烷、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大肝肠菌、泥沙、铁锈等有害物质。

直饮水,指的是没有污染、没有退化,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含有人体相近的有益矿质元素),pH值呈弱碱性这三个条件的可直接饮用的水。

到底是什么在污染自来水?

一、水源地污染

地表水径流和河流是流域物质输移的主要特征,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水体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影响,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成分复杂且难以净化,生活污染也密集繁多,极大影响自然环境中的水体质量。

二、净化过程中的化学残留

几乎所有水厂都采用沉淀、加氯消毒的传统工艺来处理自来水。为了消除水中的多种有害物质,目前城市自来水处理普遍采用加氯消毒处理,但氯气消毒的副产品会形成对人体有害的聚合物,是导致人体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


三、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自来水出厂后还要经过漫长的输配水管网以及高楼水池(箱)等中间才能抵达用户取水点。在此过程中,管道老化锈蚀、水池(箱)、水塔清洗消毒不及时都是导致自来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四、用水终端的污染

自来水到达用户家中后,还需通过控制水龙头等用水终端才能取用,如在此过程中,水龙头质量不达标,有害金属物质析出,也会影响用水安全。

从自来水到直饮水,元素的加减

直饮水是对自来水进行以饮用为主的再次净化处理,可根据不同需要,配置合适的终端,即取即用,安全便捷。

自来水经过多级处理后,进入膜处理系统(微滤、钠滤、超滤、反渗透等),去除重金属、有机物等物质,再经杀菌、消毒,即可送达用户取水点,供给使用。


过滤膜

直饮水能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病毒和细菌,过滤掉自来水中异色,异味,余氯臭氧硫化氢,细菌,病毒,重金属。阻挡悬浮颗粒改善水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用离子交换体软化水质,最后通过高能量生化陶瓷的作用将水体能量化,矿化,达到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直接饮用健康水的标准。

同时,直饮水可以实现安全、卫生、便捷、安全等保障,是日常饮用的优质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