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里我们总是看到这样的事件,熊孩子们花式把自己卡进各式各样的物品里,有把手卡在戒指里的,有把头卡在健身器材里的……心急如焚的家长想把孩子解救出来,奈何孩子哭闹不休,事情越变越糟糕,最后还是得靠消防员才能解决问题。
还有在医院里,大家排队采血化验,轮到一个孩子了,可是他/她死活就是不就范,挣扎扑腾怎么也不肯配合,家长涨红了脸又是责骂又是威胁,而他们后面已经大排长龙。后来,还是护士出来才能按住孩子采完血。
当事情变得紧急,非常需要孩子配合的时候,他/她们总是哭闹烦人,显得特别地不懂事。 这种让人头疼的时刻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个时候,请你立刻反省一下,看看是否正是你自己让孩子的表现变得更糟糕。
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曾经在书中提到过一次事件。她的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得了喉头水肿,这个病是十分危险的,孩子如果哭闹起来,水肿加剧可能会引起喉管堵塞最后导致窒息。
她当时十分害怕,心里也很慌张,但是她没有表现出来。她尽量用平和的语气告诉孩子,你不舒服是因为嗓子这个地方肿了,如果哭的话会肿得更厉害,这个地方会更不舒服。你忍耐一下,妈妈会马上带你去医院。
她轻松的语气和平静的表情,让孩子很快镇定下来,没有再哭闹。送到医院以后,医生进行了治疗,几个小时孩子的病情就好转了。后来医生对她说,幸好孩子很乖,这个病最怕的就是哭闹。
她的孩子固然很懂事,但是妈妈沉着冷静的态度在危及性命的紧要关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我的孩子快三岁的时候,开始对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她不知怎么把自己一个人反锁在屋子里。那间屋子里很多东西,有正在旋转的电风扇和各种对孩子来说有危险的杂物。我妈当时急坏了,在客厅毫无头绪地转来转去,她嘴里一边说坏了坏了,一边到处翻抽屉想找工具撬开门锁。
而我当时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心里想的是不能让孩子知道我们很惊慌,否则孩子一害怕起来可能会做出更危险的事情。 我一边示意我妈安静下来,一边站在门边跟孩子说话,我敲敲门问她:“宝宝,你在里面吗?”她听到我的声音,就回答说:“妈妈我在。”然后我用很轻松愉快的语气假装跟她商量:“妈妈需要你帮个忙。你能帮妈妈吗?”孩子一听就很乐意。把她吸引到门边以后,我开始教她如何拧开暗锁,最后她顺利地打开房门。
事后,我妈心有余悸地说,当时差点就想打119报警了。我跟她说,其实孩子是有打开这个门的能力。关键是作家长的不能惊慌失措,否则孩子会受到家长的情绪影响,乱跑乱动则会引发更大的危险。
4
孩子长大的过程里,我们都会遇到类似上面提到的紧急时刻。如何让孩子在关键的时候冷静下来?如何让孩子配合? 家长们可以试着这样做:
①态度要冷静沉着。切忌惊慌失措,要用平静的语气和孩子交谈。
孩子其实一直都在观察大人。家长轻松和平静的态度,可以感染孩子,减少他们的恐惧。当孩子看到大人好像若无其事,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大人,慢慢镇定下来。
②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跟孩子沟通。
孩子年纪小,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听不懂,怕麻烦,就不去跟孩子说明做这件事的原因。 其实只要用孩子的语言来讲,大部分的道理孩子都是可以听懂并理解的。
比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们来医院看病是因为你感染了一种病菌,打针可以消灭你的病菌。而不打针,你将继续咳嗽,不能吃冰淇淋,也不能去和小朋友玩。医生和护士是来帮助你恢复健康的。
③提前告知孩子将会发生的情况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很多事情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都是从没遇到过的。所以,孩子们的哭闹也包含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比如打针和采血,家长就可以提前告诉孩子,护士将会用什么工具,怎么给大家采血。这个过程会有一点疼,但是不会很疼,像小虫子咬一口一样。这样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不再那么害怕。
④告诉孩子哭和逃避都是没有用的。
如果孩子企图用哭闹来逃避的时候,家长必须用不容置疑地语气告诉他/她必须这么做,没有第二个选择。 比如带孩子看牙,很多孩子都怕看牙,这个时候可以试着对他/她这么说:“你的牙已经烂得很厉害了。所以今天我们必须看牙。你如果一直闹腾,只会把这个时间拉得很长,但是最后我们还是要看牙。而如果你好好配合,那么这个过程会更快结束。”
孩子其实都是很聪明的。如果孩子明确的知道,逃避和哭闹并不会改变事情的结果,只有配合才能更快的结束这件事,那么他们即使不情愿,也会选择配合家长。
5
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最好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家长要告诉自己,孩子是很聪明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前提是家长采用了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