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早餐,是我动手做的汉堡,网购的小全麦面包从侧面切开但不要完全切分离,形同两个手掌伸开紧靠一起样子,准备好两片西红柿、两个煎鸡蛋饼、两片午餐肉、两片生菜,菜蛋肉隔层叠摞,放入面包后合起来压紧,再用食用油纸包好,营养全面,好看好吃,绝对不次于快餐店的那种。
女儿边吃边说,好吃,但生菜有点苦,不加它就更好了。我与妻子几乎同时说,不吃绿叶子菜,长期会缺营养的。妻子不由感叹现在孩子们生活的太幸福了,吃饭挑挑捡捡,点外卖如同流水,再次将我读书时缺乏营养导致长期流鼻血的故事讲给女儿听。
女儿听进去没有,内心有没有触动,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明白这些故事对她而言没啥用,没有亲身体验,不会有切身感受。妻子以前曾多次见过我流鼻血的狼狈局面,严重失控的那几次让她心惊肉跳害怕不已。
我想起来了三弟的类似故事,一并讲给女儿听。
三弟小学时进城在大哥执教的学校读书,大哥那时没结婚甚至还没谈恋爱,本是青春年少之际应该享受美好生活的年代,却主动分担了父母沉重生活担子,几十元的工资既要补贴父母大家庭,自己还得吃喝生活、交往同学朋友,大多日子活得如同陀螺,工资刚发可能就得马上还欠上月债务,省吃俭用学会了做饭,照看三弟学习生活。
源于那个年代的地区集体性贫穷,夏天才有寥寥几样绿色蔬菜,冬天菜品基本上是土豆、白菜,但大数是变着花样吃土豆的日子。正如小说描述的那样,人们的脸色大多是白菜色,其实这话还算好听的,更形象的讲,我们小时的脸色应该是土豆色的,整体缺乏营养的那种。
生于那个年代那种环境,三弟与我犯了一样的病,不知道身体严重缺了哪种维生素或其它微量元素,但表现症状不同,我流鼻血常常失控,他手指严重脱皮。
我告诉女儿,你三叔小时候手指长年脱皮,好好皮肤长着长着就硬化成了干皮,慢慢裂开了口子露出里面的嫩肉,小时候调皮常常玩着将硬皮扯掉,嫩肉没有长出新的角质层,一碰就痛,甚至渗血流血,非常难受。
父母打听到一个偏方,砸开煮熟的猪牙骨,掏出里面的骨髓,把四环素(土霉素?我记不清了)碾成粉,一起拌成药膏,晚上睡觉前涂抹在脱皮处。我当时高三在读,大哥外出读书,我与三弟一起租住。当时没有一次性塑料手套,也没有现在到处可以买到的塑料膜,我收集了一些洗衣粉或方便面包装袋,洗净晾干,每晚休息前帮三弟抹好药膏后,将袋子套在他手上,找根细绳把袋子与手腕捆在一起,防止袋子脱落把被子弄脏。
不记得什么时候,三弟手指脱皮问题慢慢好了。
后来,我流鼻血的痛苦尴尬也治愈了。曾做过毛细血管止血手术,更离不开生活条件慢慢好转肉蛋菜奶等营养补给到位。
女儿这代人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是我们小时候无法想像的。我与三弟的故事,只是想让女儿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遵循规律,尊重科学,真正享受生活。
202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