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日升
我能顺利的把孩子养好吗?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十分不安,怎么办呢?
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式好?其实我也不知道。
养孩子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想要人生过得愉快的话,如果不享受一下养孩子这件事,可就亏了,但是现在的各种信息太多了,这个很危险,那个很重要的信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大家肯定都以为这些信息我知道的越多,养孩子就能越顺利,可这么一来,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所有信息?所以就会很不安,会忍不住想这样做可以吗?还有别的方法吗?其实世上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孩子的好方法。
说实话,对于怎样养育孩子的难题,其实我也没有答案,所以我经常会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养育就好。
其实不只是在养育孩子方面,现在人们整体都很不安,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这世道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以前的人们是为了家而活的,因为要守护我们共同的家,所以大家努力的,每个人都能互相扶持,否则就根本活不下去,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富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面孩子时,大家都会想,这孩子要是长大不能成独挡一面的大人的话,那可就麻烦了,不止家里人这么想,村里的人也这么想,因为那时整个社会的人都是共同生活的,所以养育孩子这件事也可以说是全村动员社区协作的。
大家都会把孩子的父母看做年轻夫妇,认为他们最重要的价值是作为青壮年劳动力来支撑整个家族,所以养育孩子这项任务就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家族里的其他成员,而大家族的外围还有左邻右舍,再往外说,还有整个社会,再加上周围的自然环境,都在一起养育着孩子,这种养育模式一直持续到了近些年,过去的父母们可没有经历过,突然独自承担父母养育责任的锻炼。
自从和西方有了交流,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个人主义突然间流传了进来,于是大家都开始觉得,比起像以前那样被祖父母家族村子等束缚,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为重要,因此,核心家庭化越演越烈,年轻夫妇开始追求自由的生活,可由此而产生的代价是没有了任何帮手,夫妻二人只能独自养育了,可年轻的夫妻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怎样做父母的训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所谓的地狱共生,社会也消失了,因此,年轻的父母才会感到焦虑不安。
人主义其实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诞生的理念,人们只是在试图模仿一些个人主义的表现,因为擅长模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还能行得通,但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不是完全认同,所以人们的个人主义是非常脆弱的,并且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再引入个人主义文化的时候,否定了过去一直奉行的大家互相支撑的传统,所以导致人们既没有个人主义,也丢失了大家族这件事所导致的后果,正不断地体现出来养育孩子的不安,也从中衍生出来了。
个人主义的观点传入后,过去的家庭,被否定了,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变成了家,公司就像以前的家一样,大家互相支持,努力工作,以此来维持这个家的繁荣,人们在经济上才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在强迫全体成员只为家工作,这样一来,对父亲来说,他作为公司这个家,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家扔在一边,父亲就从家庭里去了,母亲只好一个人背负起养育孩子的全部责任,孤立无援,不堪重负。
这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养育孩子,现在人民普遍焦虑不安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迹可循的。
新时代感到不安的不只是你自己,明白了这一点,你是不是能稍微感到慰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