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建立对财富的认知 复利思维》笔记2
解构对财富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众所周知,该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进行划分,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见图1-1。
图1-1 马斯洛需求理论金字塔
若要实现更高一层的需求,必须先满足低一层的需求。如果仔细观察这个金字塔,就会发现:
财富在这其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著名财商读物《小狗钱钱》的作者舍费尔是全球知名的“财务自由之父”,他的经历很奇特:26岁破产,一无所有,但不到4年,他又成功致富,完美逆袭,不但彻底摆脱了逆境,还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把财务自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获得财务保障;第二步是获得财务安全;第三步是获得财务自由。
将马斯洛需求理论和舍费尔财务自由的三个步骤进行解构就会发现,钱给我们带来的需求满足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基本生活所需和安全感,即财务保障;第二层是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可,即财务安全;第三层是梦想和自我实现,即财务自由。
图1-2 金钱需求金字塔
第一层:基本生活所需和安全感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在其经典经济学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人的需求有需要(need)和想要(want)的区分,前者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基本的食物、水、住宿(廉租房)等,而后者则满足人更高级的需求,比如更营养的食物、更可口的饮料、更豪华的房子等。
无论是实现“需要”的还是“想要”的,都是需要“钱”的;换句话理解,“钱”属于“需要”,而“很多很多的钱”则属于“想要”。
我们需要钱来帮我们实现第一层需求,即财务保障,这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不过在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我们绝大部分人通过工作早已满足了自身生存的第一层需求。
第二层: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可
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父母赚钱养育我们——我们努力读书,取得好成绩——收获好工作——继续赚钱——培养下一代。
在这个过程中,“钱”的角色贯穿始终。金钱上的富有,不但能为消费提供有力保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可,这就是人们对财务安全的需求。
第三层:梦想和自我实现
钱从来就不是工作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生活的唯一目标。
既然投资理财带来的收入可以让我们当前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那我们完全可以不用为了钱,在不喜欢的人或事上浪费时间,而是直奔目标,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么,理财究竟是什么呢,普通人如何从零开始,从死工资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呢?
这一切,要从“富人思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