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的结果又是如何呢?”在不断追求“高效”、“用好课堂每一分钟”的时候,我们是否停下脚步,想一想这个问题呢?
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们懂得惜时如金,但教育过程中面对孩子,我们更要懂得生命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必须张弛有度。从幼儿时期所处的环境进入学校生活,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不仅要面对新的面孔、新的环境,还要面对新的学习方式,从那个由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构成的迷人世界,到学校的教室,如果不能顺利地衔接过渡,就很难让儿童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那么,该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步的跨越,逐步养成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首先从儿童对困难的认知开始。“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渐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立足学情,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关注儿童学习上新的生长点,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智力上的锻炼,提高综合素养。
儿童对学习环境的适应,不是教室里摆放一点充满童趣的物品就能做到的,而要靠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来实现。任何一种学习,哪怕是再有益,如果是单调的,也会使儿童感到疲劳和厌倦。解决的办法一是不断创新、丰富学习的形式,将阅读、算术、绘画、音乐、劳动等有机融合,带给学生更多样化的体验;二是利用心理学中的不随意注意,淡化学习目的,“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将孩子引向使他们感到惊奇、有兴趣的知识面前,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
儿童的精神生活是多彩的,他们的头脑里装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小心呵护,细心引领,你会发现,学习对儿童来说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能否用创造性脑力劳动来照亮孩子的学习?成长中他们能一直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吗?对教育真正的考量,不是现在,而是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后。那时,我们能否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