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c开发总结

qkc库是windows下的libc库,兼容posix标准,并实现linux下特有的API接口。它可以被visual studio直接使用,用来编译linux下的c源码。经过半年的开发,基本完成代码总体框架,还没有经过调试验证,也算告一段落。qkc的实现参考了glibc/linux/cygwin以及网络上的许多博客,感谢这些源码的作者。

    ​    ​在windows和linux的底层API中,功能上基本相似,但在细节处中有诸多不同,为了完全兼容,除了需要在性能上容忍损失,还是有不少难点。

1、难度最大的是跨进程通讯。Linux下的跨进程通讯方式,windows都有对应的接口,共享内存,信号量,互斥量。不同的是,linux是以一个整型变量来标识,而windows是以字符串来标识,导致这需要一个映射管理器来管理这个对应关系。一个取巧的办法是,让这些字符串按照prefix + id的格式拼接而成,就可以省去管理。

    ​    ​linux下当进程退出时,会自动释放这些资源。但是qkc因为是用户层的库,在系统API上做了一层封装。当windows退出时,会自动释放系统资源,不会自动释放qkc为封装而申请的资源。其他进程也无法感知该进程的退出,如果此时在竞争一个锁,就可能导致死锁。

2、文件系统。在linux下一切皆文件,比如跨进程通讯的/dev/shm,比如管理进程的/proc。在windows下,提供普通文件的接口,这些信息涉及到全系统公共信息,只有一个动态库中难以模拟。这个问题,其实和跨进程通讯类似,需要有个全局性的管理器。

3、epoll的实现。和epoll对应的是IOCP,但是epoll模型是reactor模式,而IOCP是preactor模式。这个模拟方法在《epoll移植到windows的可能性》中提到。与此类似的,还有inotify。inotify的难点同时也和文件系统相关,/proc/sys/fs/inotify其实也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

4、syscall,syscall的实现并没有特别的难度,关键是量大,有几百个。

5、errno和GetLastError的对应关系,和syscall一样,量大而且还不能完全匹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必备的理论基础 1.操作系统作用: 隐藏丑陋复杂的硬件接口,提供良好的抽象接口。 管理调度进程,并将多个进程对硬件...
    drfung阅读 3,613评论 0 5
  • 参考文章: Python 中的进程、线程、协程、同步、异步、回调 简明网络I/O模型---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之惑...
    _heqin阅读 2,147评论 0 2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不知怎的突然想起这句话来了,之前一直对活明白的人持有质疑的态度,总觉得那种看透世...
    喵小倩_a587阅读 209评论 0 0
  • 准备材料 首先去极光官网注册账号并创建应用 下载Cordova推送插件并按照说明进行添加插件配置 iOS推送证书(...
    Nickyzhang阅读 2,446评论 0 4
  • 今天去了日语培训机构,却感觉好像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自己还没有理清思路,对道路的选择还不清晰。得继续深入思考...
    Edward_liao阅读 1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