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李雪琴,是脱口秀大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时。说实话,这几年,我很少看电视,尤其是各种综艺节目。忙只是一方面,也还是觉得那些节目太“闹腾”了,我宁愿选择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
“偶遇”李雪琴,也不是看了电视上的脱口秀大会。而是在那一段时间,打开手机浏览器,头条啊,热搜啊,几乎天天都有关于李雪琴的报道。什么“天才少女李雪琴”、“喊话吴亦凡的李雪琴”、“北大最土女生李雪琴火了:有文化的人,到底有多可怕?”……铺天盖地。当时我并不知道李雪琴是“何方神圣”,心想,现在的演员为了追名逐利,可真能炒作。
后来发现,连自己关注的几个比较“纯文学”的公众号,也在接二连三地写李雪琴了。某日实在无聊,无意中点开其中的一篇,正巧也是写李雪琴的。一口气读下来,顿时对这个看起来“土土的女孩儿”刮目相看。并不仅仅因为她的身上贴着“北大学霸”的标签,单是文章中插入的几段脱口秀大会上李雪琴的视频,就让自己乐得前仰后合。在相声和小品江河日下的时候,还有这么搞笑的节目,太难得了。
舞台上的李雪琴,“丧丧地”扶着麦架,表情严肃而又冷漠,一嘴我再熟悉不过的大碴子味儿东北话,就像“唠家常”一样,诉说她自身的经历。可是那语气,那神态,那些话里话外的自嘲,都让人捧腹和共鸣。这个宝藏女孩儿也太可爱了吧?
第一次上脱口秀大会,她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说脱口秀,所以你们不要对我有什么期待。”别人质疑她:“就你那样怎么能上北大?”她满脸自嘲地解释:“就我这样,但凡我正常一点,我长滴好看一点,我都上不去北大”,那一脸无辜的表情,可爱极了。
面对当前年轻人的压力,半夜三更老板还在发信息,打电话,李雪琴说她想回家种地。她妈说:“挂了吧,咱家没地”。“给别人家种地,那就是上班”。她说,“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现状——没钱,没地,没退路,只有一个无情的母亲”……让人捧腹的同时,产生很多的共鸣,太接地气了。
聊起脱口秀大会上,选手们争着抢着选择和排名靠后的她pk,赢了就能晋级。她站在台上一脸严肃地说:“你们都没想到吧,我还没淘汰呢……你们没看到,他们老想赢了……搞得我压力特别大,我这辈子都没被这么多男人竞争过”……台上李诞夸她“天赋异禀”,她说:“你说我有啥天赋啊,我就有个饼”。面对网上那些说不喜欢她的人,她说她很难过,也反思了,想对那些不喜欢她的人说:“我也不喜欢你”!
聊起“遗憾”的主题,她说:“其实上一场我就感觉我要淘汰了,当时我在台上一顿乱喷,从导演到演员到李诞,挨个喷一遍,像缺心眼似的,完了我还晋级了。今天让我讲遗憾,我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人得罪完了,比赛还没有结束。”是不是有点本山大叔的影子啊?
这些看似家常的段子,都是李雪琴上场之前临时创作的,看似毫无内涵,其实无处不存在着智慧和幽默。看到“宇宙的尽头有可能是铁岭”的那一段,感觉不愧是北大学霸,连爱因斯坦的宇宙观都用上了。“我的理想在铁岭就能实现——锅包肉,熏鸡架,铁锅炖大鹅”……好实在的理想。
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她的脱口秀视频,每一次,都能笑着看完。感觉这个患过抑郁症的女孩儿,能写出这么幽默的文字,能有这么搞笑的表达,能带给这多人快乐,是多么了不起!北大毕业就一定要去做“高大上”的职业吗?不见得吧?只要能活出自我,给自己带来满足,给他人带来快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活法?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也许你有你的选择,而我,选择李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