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自由时间,变平庸为卓越

曾经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否则就得饿肚子。后来,开始八小时上班,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吃饭,喝酒聊天看电视。

再后来,年轻人离开了电视,迎来电脑、手机,创作、回复、分享已成为后面八个小时的主流,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非工作时段,已经由消费者、接受者,转变成内容的创造者和分享者。

01、自由时间积累,成为认知盈余

什么是认知盈余?这要从自由时间说起。

当社会步入工业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后,人类开始有了自由时间。

一个受过教育或有特殊技能的人,如果适当利用这段自由时间,即可产生不弱于工作时间的价值。

而庞大的潜在人群,在机会和分享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便利的工具和新颖方式,发掘利用累积起的自由时间,则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与效应作者称之为认知盈余。

02、工具赋予可能性

我们拥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原材料,以及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便捷、随处可用的工具,这是认知盈余发挥作用的土壤。

虽然并不是这些工具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工具赋予了我们行为发生的可能。

曾经的媒体世界里,我们像孩子安静地围坐成一圈,吸收着圆圈中央大人们为我们提供的一切。

但现在它已经让位于一个新世界,大多数的交流不管是公开还是私下的,都以某种形式为任何人所用。

03、无酬的动机

内在动机,是一张包罗万象的标签,把可能从一项活动中获得的,或基于活动本身的回报,所造成的各种激励因素聚集在一起。

曾经我们的一些业余爱好,因为找不到同伴而被轻视、压抑,但如今的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无论你喜欢什么,都可以找到同行者。

很多特殊团体内部关心的东西,在外人眼里似乎毫无价值,但对于他们来说,那些东西却是最有意义的。

在一个反馈循环中,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正在互相放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荐 语 曾经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否则就得饿肚子。后来,人们开始八小时上班,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吃饭喝酒聊天看电...
    小小的Jobs阅读 382评论 0 0
  • 荐 语 曾经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否则就得饿肚子。后来,人们开始八小时上班,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吃饭喝酒聊天看电...
    晨峰_02c6阅读 863评论 0 0
  • 夜莺2517阅读 127,764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6,978评论 1 6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15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