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仪式感


一年365天总有些特殊的日子需要一种仪式感,让平淡的生活有趣有料增添点色彩,让生活有着仪式感。过年当然也不例外,要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的赋予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这一篇是2020年11月20号过彝族年是在家写的随笔

不知不觉,恍惚恍惚又彝年,日子一天天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浸泡着,睁眼睁眼就没了,时间好快,父母老的好快,自已也陪着父母一同在老去的路上,过年的意义在于老人一年所盼膝下儿孙回家过个团团圆圆,把日子过得安安稳稳赋予生命的定义。

小时候的过年,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等待,日子怎么盼怎么慢,过年,从年头掰着手指头细数着到年尾,一年里,可以才年头问到年底“阿玛,什么时候过年”,阿玛总是耐心的说孩子,快了。阿玛总是叼着长长的烟杆,坐在大伯伯家对着的那个自已的茅草屋门口,总是微笑着,总是那么和蔼可亲,这日子慢悠慢悠的陪着我,阿玛总是乐呵呵陪伴着我,把地里长熟的玉米,没有结好玉米棒的玉米杆,选那些有点发黄又最甜的玉米杆,砍了捆好,放在家里留给我,阿玛把她女儿送的红砖糖切成小块,包裹好,等着我放学回来,日子在美好中期盼着慢悠慢悠的,总让我长不大,我总是凝视着大山,盼着自已快快长大,可后来才发现,长大不是一件慢慢的事情,长大是件瞬间的事情,我一下长大了,阿玛已经长眠于村口守望着故乡,我在渐行浙远中远去,小时候的故乡成了记忆中的故乡,关于过年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变得越来越没有趣味和意义。

小时候我家住的山寨里的半山腰,每逢过年时,大雪纷纷而来,我和姐姐们背着小箩筐,踏着厚厚积雪到对面的山,撇一框杉木叶子,把童趣都装满,听父亲说,过年烧这个叶子,可以把一年的不容易都一起烧掉,我们畏惧着大自然,小心翼翼的长大,过年的寨子热闹极了,从山脚到山头都是我的家人,过个年可以把整个山寨吃个遍,窜个遍。

长大了雪好像也遗忘了回故乡的路,上次听故乡里的人说,故乡已经很多年没有下过雪了,而我也很多年没有回去过了,在远行中把过年丢失在路上,把故乡遗落到村口,如今故乡再也回不去了,我却一直活在记忆中的故乡里。

长大了过年只成为了一种责任,一种生活仪式。

对于汉族年,我没有很多的印象,在记忆里依稀的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阿妈告诉我,春节是“汉呷”过年,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要过年,过年了有肉吃,有新衣服穿。而“汉呷”过年我们“罗苏”也要跟着凑热闹,为什么呢?阿妈告诉我,那一天是我们全家人都要年长一岁,一起过生,所以每年春节,母亲都会用石磨推豆腐,围着大土灶,做一大锅豆腐,煮一大锅饭,小叔,阿玛,大伯等很多家人围着很长很长的坐一块,吃着很香很香的饭,阿妈告诉我,其实她不喜欢过“汉呷”年,因为每年吃豆腐大家都特别能吃米饭,都要吃掉她很多大米。

日子就在烟火里热热闹闹的度过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

生活似乎从未改变过什么,却一直改变着一切。

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过年不管是“彝年”还是“春节”大家风风火火的从各地奔回家,东家吃顿,西家吃顿,年年过年,年年心累,我却再也吃不出故乡石磨豆花的味道,感受不到大家一起过生的味道。日子依旧,人却年年不同。

现在的过年依然需要仪式感,生活是有所期盼的活着。

只是没有原来的幸福感这么强,是我们索取的太多?还是我们得到的太少?

无论怎么样,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它是一种敬畏,一种美好,一种精致,一种态度,它无需做给别人看,只需要你从内到外的用心,让平凡的生活里充满着独一无二的感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节,农历过年,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归家的火车一票难求,归家的高速堵成长龙,却依旧挡不住飞向故乡的心,仿佛只...
    学徒贤芳阅读 387评论 2 6
  • 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备好各种美味佳肴,喜迎新一年的到来。这时也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
    玥萱儿阅读 378评论 0 0
  • 在跨年的前一天我问我朋友,跨年晚会你会看哪个卫视的,她说她看浙江卫视。因为有她喜欢的张杰。然后我说,我会看湖南卫视...
    咸鱼小又阅读 280评论 0 2
  • 《小王子》一书中有一段话说生命中要有的仪式感是为了区分和其它存在的日子一样。而新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本来就很大,要...
    遇见子美一一阅读 573评论 0 7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5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