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BAT,程序员跳槽要注意什么?

绝大多数职场人士,不会在一个公司工作一辈子,所以都会不时面临是否跳槽的决定。毕竟像通用电气(GE)的杰克.韦尔奇或者格力的董明珠一样的,在一个公司从最基层员工开始做,一扎几十年,最后做到董事长兼CEO的,是极少数的。

那么跳槽的时候有什么需要考虑的呢?这个确实因人而异。每个人因为专业,行业,职业发展阶段,家庭等各项因素制衡,都会有不同的考量,没有绝对的正确或者错误决定,下面只是一些基本的原则:

跳槽不宜太频繁

作为面试官,如果一个候选人简历上跳槽很频繁,几乎没有在一个公司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或者从来没在任何一家公司获得过升职,一般是 red flag(可能让别人觉得有问题)。这可能说明这个人没有忠诚度,那么很难委以大任,要不就是没有定力,无法把任何工作做深入。一般说需要1万个小时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按 996 来折算,也需要三年的时间。

跳槽不要跨度太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擅长的行业和专业,最好每次跳槽保持一个不变,也就是换行业但不换专业,或者换专业不换行业。如果跨度太大的话,既换行业又换专业,基本上意味着你以前的所有积累都放弃了。

举几个例子,比如你是做传统线下零售的,现在想往互联网方面靠,那么能发挥你零售经验的电商行业可能是不错的一个选择,这就是换行业,但不换专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互联网+,或者 AI+ 最好的搭配就是传统行业(比如医疗,教育,零售,金融)+ 互联网或者人工智能。反之如果直接去做和零售无关的互联网领域就很不容易。再比如你从同一个行业的工程师换成产品经理,这个就算换专业不换行业。

跳槽跨度小一点,便于开展新工作,但同时又兼顾了开拓新领域,学习新技能,提高自己综合能力和跨界能力。

纯以变现自己的能力为目的的跳槽尽量避免,尤其是年轻人

比如说你在一个公司做销售,积累了一些资源,跳槽去一个同类型公司,做同样的销售工作,那么对新老板,他看中的是你的以前的资源,对你自己,是变现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但做的工作又几乎一样,联系着同样的客户,对个人成长比较少。

同理比如在谷歌做工程师跳到facebook做工程师,做的都是类似的东西,意义不大。但如果是几年前,比如从谷歌跳到百度,一

般谷歌的 T5,T6 到了百度可以做到 T9,个别人从谷歌的 T6 直接到百度的 T10,这些虽说也是在变现你在谷歌的经验,但因为是不同的市场,而且都很多是更大的团队,对个人能力提升有益处,不能算作变现能力。

往上升公司,行业,市场跳

Facebook COO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常提到的如果有人給你一个火箭上的座位,別问位子在哪里,上火箭就对了!”

这个好像是很明显的,但现实中经常看到有候选人因为几k的薪资差距,选择成熟期的公司,还是比较可惜的。上升公司除了有可能有财务回报外,还有就是公司发展快的话,个人的天花板就不会很明显,有机会快速成长。有机会成为日后某个业界领先公司的创始成员,或者某个产品和团队的创始成员,会有比较大的credit。相比在一个已经成熟的公司或者产品里面做一个螺丝钉,以后简历上,出来创业拉投资等都比较好。

如果你刚好是程序员,如果你刚好又是Java程序员,如果刚好你的技术又遇到了瓶颈但是你又拒绝平庸,期待蜕变,想进入一线互联网公司或者给自己涨薪

我这里刚好有一套自己保存的Java进阶学习资料。包含了Spring框架、Mybatis框架SpringBoot框架、SpringMVC框架、SpringCloud微服务、Dubbo框架、Redis缓存、RabbitMq消息、JVM调优、Tomcat容器、MySQL数据库

Java高级进阶群:963,,944...895,免费发送的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课 联·互·网:互联网的本质 我从1999年开始研究互联网,2006年正式加入阿里巴巴,一口气干了12年的互联...
    Hammer王阅读 3,833评论 3 37
  • This is a very handy gadget. It can help users count the ...
    逍遥alan阅读 213评论 0 0
  • 哎呦!我去! 咋了-。-? 你看!这姑娘给我发的。 “下午有空出来么?好长时间没见了。” 她不是拒绝你了么? 对啊...
    加命蘑菇阅读 22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