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杂谈】关于利他

不随地扔垃圾,按规则过马路,不在非餐饮公共场所吃东西等等这些行为,本质上是通过利他来达到利己的目的,也就是每个人在公众场合的言行举止,都会考虑对他人,对环境,对整体的影响,最终主动选择稍微约束自己的行为,稍微牺牲自己的爽,以免造成别人的不爽

这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市民文明程度的一个比较通用的国际化因素吧,而这些小事,到现在为止,恐怕仍然是我们尚未治愈的顽疾。

我听过一个小故事,说一对异国情侣因为买酸奶起了争执。原因是酸奶有两种生产日期,男孩子挑了生产日期更晚的,而女孩子却要他拿生产日期更早的。

她的理由是,如果你总是拿最新鲜的,那你后面的人就永远只能拿最差的,我们不应该挑,我们按照顺序拿就好了。

说真,听了这件事,我是汗颜的,去买东西,挑最新鲜的,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可是往深层一想,似乎这种行为最终对整体的利益更大。为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很容易出现抢购的现象?就是因为先到的人有权把最好的先拿走,所以大家都很焦虑,都得赶着去抢那个头几名,拿到最好的,没抢到头部甚至不惜插队。而在一个崇尚利他行为的社会里,人们就会从容很多,听从上帝的安排,我是第几个我就拿第几个,其实也挺好的。

据说,在很多国家,在公众场合不大声说话,手机只设振动不设铃声,公众场合尽量不接或不讲太久电话。

说真,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比较高的要求了。我们中国人有时很含蓄,有时又是很随性的,高兴的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就会哈哈大笑,和朋友,也是谈笑风生,旁边的人也习以为常。我们的餐馆、车厢、车站、机场,通常都是最热闹非凡的。

我们一起出去玩的孩子们,其中有一个很逗比,嗓门很大,平时我们很乐意他的各种当众表演,并且觉得他很可爱。可是到了日本,当大家都很安静的时候,就觉得孩子闹腾了,又怕影响中国人的形象,就不得不一再的提醒孩子小声一点,娃呢,倒觉得委屈了。

所以,我们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在公众场合下的行为,恐怕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呢!至于我们自己在国内的时候,可能就很喜欢和享受这份热闹,我觉得也没有问题,做到入乡随俗,能静能动就可以了。

但是,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约束自己,也是必要的。

利他,简单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吧!

摄影:真小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