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热榜:上海一家提供“免费续饭”服务的餐厅,两名客人点菜续饭7碗后,再续饭时,餐厅老板翻脸怼人。
像上图的视频报道比比皆是,而且好多还是专业媒体发布出来的,原是想打着为劳动者说话的旗号,赚取流量。果真是在流量与利润面前,他们真的是可以忘记先证实内容的真伪度,忘记对当事人,对社会的负责。
少一分聪明,便多一分人情味
以上内容,后经当事双方,及餐厅完整视频,得出了真相。大致情况是客人不仅吃,还打包米饭,服务员看到此情况后,上前提醒说“免费米饭”仅供餐厅用餐,不能外带。其中一位客人就有些冲动,发生了些争吵,老板见状出面调和。原来是很小的一个误会事件,却被有人心利用得有头有尾,跟风之人,也是生怕漏掉了流量,赶紧不管不顾的先跟了再说。
类似的事情,媒体还干得少吗?有多少我们知道不知道的人或事就因为被枉顾真正,而致使无辜受害者发生一些无法挽回的悲剧。也许他们只记得自身利益,根本记不得惨痛的教训,也或是冷漠到事不关已。
每个人的一生,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请还是保持人性之初的善良吧,还这个世界一份温暖,让弱小的群体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好。
每一个默默付出的善良,都是人类文明之光的守护者
看到一位网友回忆自己大学时代与盖浇饭的故事,他说因为学校食堂每一份都是需要付钱的,看到学校门口有一家盖浇饭是米饭免费管饱,就尝试去吃,第一次去吃,点了一份“地三鲜”,下了五碗饭(碗不是很大)。吃得是心满意足。于是他去了第二次,发现店里盛饭的碗变大了,也是吃得饱饱的回学校。就这样盖浇饭陪伴了他的大学几年生活。工作后,离得远了,就很少去,有一次经过,再去的时候,看到店里人少,店里大叔刚好在收拾隔壁桌的碗筷,他就和大叔聊起了家常,他问大叔,还记得他吗?大叔说:“记得,你最爱吃地三鲜,油大了对身体不好,油少了又怕你平时见不着油星,现在工作了,要注意身体。”这位网友趁此也问出了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他说我当时吃得太多了,你没有觉得亏本吗?大叔接着回答道:“都是学生,吃不饱怎么行,吃肚子里的,又不是浪费。”
这位网友听到大叔的回答后,心里特别的敞亮。大叔无声的付出,在那会儿不知让多少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或许他们没有这份网友的幸运,能够亲耳听到大叔的这番话,但是相信这份温暖也一直会在他们的心里。
谁也不欠谁的,请珍惜每一份善良
有一家特殊的餐厅,他们开店的初衷也不是为了挣钱,只是因为自己其他生意的需要,想给自己的社交提供一个方便之所。开业后不久,发现附近的环卫工人挺辛苦的,然后就写了个牌子,免费为附近的环卫工作提供简单午餐(一份小菜,一份主食,一碗汤)。第二天就来了7、8位工人吃饭,大家都挺好的。没过多久,店里每到中午用餐时间,就会有10多位工作来吃饭(大概是较远地方的也跟过来了),他们抢座,喧哗吵闹,这样就影响了其他用餐的客人,虽说餐厅不是为了盈利而设,但是影响了其他客人,终归是不好的。所以餐厅接下来就为工人划了专区用餐,也设了用餐时间为12:00-13:00。结果餐厅收到的反馈是被指假慈善作秀,玩不起不要玩……意想不到啊,初心是好,却惹了一身骚。于是没到半年时间,这家餐厅就取消了这份善心。
还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单位的A同事与B同事,A看B老不吃早餐,于是自己买早餐时,就顺带给B也买了一份,B同事很是感谢,第二天,A又给B买了。后来时间一长,B就对A买的早餐有挑剔了,说什么买了他不喜欢吃的等等,A没说什么,接着第二天,A就只买了自己的,B见到A就问,怎么没有买他的,A说以后都不会买了,然后B就很生气。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特别多,当你刚开始给别人帮助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你人真好,发自内心的感谢你,时间一长后,有一部人就把这份好视为了理所当然。于是这份善良便无法再留存下去了。
综上所述的故事,告诉我们:善良是修养,也是格局。我们常说双向奔赴的爱情,才是最美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呢?人心是相互的,一个诚信,一个大度,双向奔赴的善良令人暖心,也才能长久。
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被善良对待,也能善良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