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

我一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呢还是减少痛苦呢?

       一口气读完,心中有说不完的千言万语,或许是对这样一个学者家庭的满心羡慕,也或许是他们身上所拥有的那些高贵品质在深深的感染着我。不论是动荡的年代还是艰苦的生活,他们一路扶持,一路帮助,互相取暖。他们是那个年代最温暖的火花。最炽热、最浓烈的依旧是源于那份亲情。俗语是不错的:“血浓于水”。在书中,我能够感受到杨绛对于“似乎世界只有我们仨”的那种强烈表达。

       如今,距离钱媛去世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这个时代在快速的改变,似乎一切都变得新了,我总能听到人们抱怨“人情淡了”,但是,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家,有你牵挂的人,也有牵挂你的人。你犯错,他们会包容;你迷茫,他们会指引;你幸福,他们也会快乐。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就算全世界都觉得你小题大做,他总能知道你为什么哭的歇斯底里。即使分离,即使吵架,但那份亲情却是你永远无法割舍的,就像是我们仨,将会是永远的我们仨!

于一滴水中聆听声音,

            于一本书中修身养性。

                                                  —— 致自己



第一次在这发表,大神别喷~

啦啦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来惭愧,在掌阅里,那天看到有写杨绛先生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出于好奇······更多是出于可以免费下载的缘故...
    蒙初凝琪阅读 481评论 0 5
  • 这是个伪命题,首先你得搞清楚你要去哪?所谓的围城论核心到底是啥,说到底就是特权二字。那些希望通过所谓上升通道,到...
    韩庭龙阅读 1,067评论 0 1
  • 一天的时间,抽筋剥皮般的忙碌。 凌晨4点到上午9点,是读书写作时间。这一时段,拒不接受任何人的电话、微信、来访。九...
    野草凝香阅读 619评论 0 0
  • 每一次新年,都在思考,我,想要过怎样的人生,喜欢地是怎样的我,怎样的事。有时候,我会想象自己拥有多重人格。这种尤其...
    北极熊Luna阅读 146评论 0 0
  • 到了这个年纪不需要再听到一些所谓关心的话 担心我饿了就直接带我去吃 提醒我穿衣不如给我带衣服 叫我下雨带伞干脆给我...
    拾麦穗的小女孩阅读 2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