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读后感

 词语:隐没、黝黑、孤妻、瘦骨伶仃、鞠躬尽瘁。

好句: 1.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命运于此,并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巨大的讽刺。

2.我记得从前看见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摆渡的小火轮,送行者就把许多彩色的纸带抛向小轮船;小船慢馒向大船开去,那一条条彩色的纸带先后迸断,岸上就拍手欢呼。也有人在欢呼声中落泪;迸断的彩带好似迸断的离情。这番送人上干校,车上的先遣队和车下送行的亲人,彼此间的离情假如看得见,就决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断。

3.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 

感受:杨绛这一书教我们的,不只是她俏皮而犀利的文笔,还有她坦然处事的生活态度。生活总是有点波折的,关键就在于谁能挺过去,谁不能;谁会把心死在挫折搭成的剑堆中,谁能笑着把利剑插回剑鞘,只留最后一把剑别在腰间用于刺穿敌人的心脏。赢了最好,败了也罢,这也是我从她书中读到的:“胜则淡然,败则坦然。”

  与那时“战场”相比,我们如今所谓的惨景又如何? 看看窗外,阳光在轻洒着,人们在笑着,爆竹噼里啪啦地响着,而我扔在这里无辜无虑的写着——这也许是个幸福的时代。

  看到结局大家都回了家乡,竟莫名的为他们庆幸。合上书,我在读书卡上的“心得”一栏认真的写下八个字: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