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农村是社会的基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终端和“末梢”,提到农村,你会想到什么?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足客足鸡豚”的相亲相爱,“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惬意,还是“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的祥和?而现在农村的发展却与诗歌中的景象越走越远,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精准扶贫打通农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越,经济生活的富裕让他们摆脱了潦倒的生活,但是过度的追求排场、面子却又让他们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新时代的农村发展,不仅需要“面子”,更需要“里子”。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势在必行。

    文明乡风建设,政府不能“缺位”。政府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责,对文明乡风建设责无旁贷。政府代表着权威和力量,在规范民众行为、倡导移风易俗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在遏制地方乡风异变过程中缺位,导致群众将彩礼、人情等乡村陋习归为群众私事,攀比之风、浪费之风盛行,群众长期陷入人情债无力脱身。因此政府应加强引导,制定相关规则制度,为移风易俗提供制度和政策引导。以行政方式规范乡风文明建设,遏制不正之风。

    文明乡风建设,民众不能“缺席”。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政府的引导只是提供政策和方向。而政策的落地执行根本上需要民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作为乡村陋习的受害者,面对高昂的彩礼、还不完的人情,辛苦工作一年还不够面子和人情的支出,对此大家苦不堪言。想要从乡村陋习中解脱出来,民众坚决不能“缺席”。文明乡风建设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自发参与。在政府制定的相关标准下,自觉厚养薄葬,丢弃虚无的面子充实节俭的里子,形成竞相比节俭的良好氛围。

    “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泱泱农业大国,农村的建设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政府的积极引导为乡风文明建设指明方向,民众的自发参与为乡风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乡村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唯有大家齐心共建,传承优良家风、树立文明乡风,方能让农村建设发展道路走得更稳健,让乡风、民风一起美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稍加休息后就出去慢跑。深秋的夜有点凉,天上月明星稀,路上车辆不多。看两边居民楼星星点点灯光就可...
    食之乐阅读 578评论 5 31
  • 一脉流传尊李杜, 百花齐放继风骚。 多情辞彩光难掩, 独为精神价倍高。
    兴趣无穷阅读 813评论 0 1
  • 真的只是闹着玩吗 文/糖果 又是被噩梦惊醒,现在已经是凌晨3点了。这样的梦,在过去的5年里一直重复出现在我的梦...
    光景_1c5e阅读 640评论 2 7
  • 开轩俯望沙洲湖, 秋水长天一枝芦。 沙洲主人具江鲜, 同窗但爱美味鲈。 闲庭信步后花园, 其乐融融小团圆。 南北香...
    一花一世界一眼一万年阅读 158评论 0 1
  • 3yrum阅读 3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