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单位组织到某高校进行业务培训一周,课程内容丰富,安排紧凑,请来的授课老师都是业界名师,个个都有两把刷子。不过,此次培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专业知识的获益,而是一位授课老师推荐的学习APP——慕课(mooc)。老师说,他经常在慕课上面听课,各种学科都有,本专业的,其他专业的,都会听一听,既方便,又受益。
听完老师的介绍,当时就觉得,作为一名业界大咖,还能保持持续学习、广泛涉猎的状态,真是令人钦佩啊!直到最近读了《通识:学问的门类》,再回想这位老师的做法,才发现终身学习、跨学科学习已经是现代社会加强“文化修养”的必然趋势了。
《通识:学问的门类》一书由日本理学博士、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主编,主要是从宏观的视角俯瞰整个学科世界的脉络。全书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四大门类,简要地对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文学、建筑等36个具体学科进行了介绍。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以时间轴的形式将每个学科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杰出人物、伟大成果等绘制成图谱,使得学科的发展脉络一目了然,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对该学科的全貌有一定程度的把握。说到这里,不禁回想起高考填志愿选专业时的一些囧事。
那年高考后,成绩没有预期理想,对于填志愿更加茫然。本来对于大学和专业就没有多少感性认识和了解,加上成绩尴尬,拿着志愿表根本无从下手。说实话,也并非完全没想法,对于专业,我倒是很想学中文系的,毕竟只有语文成绩最好。但是,填志愿那天,我鬼使神差地找到了语文老师征求意见,语文老师的答复却是:不要学中文啦,中文不好,填法学吧……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选了几个学校,全部填成清一色的“法学”专业。
我以为在填志愿方面,自己已经是最糊涂的一个了,没想到还有更可爱的“糊涂虫”。后来“如愿”考上了某大学的法学院,开学后见到了新室友,大家叽叽喳喳地聊着为什么填了法学专业。其中一个室友萌妹子的回答令我终身难忘:我以为“法学专业”是指“法语专业”!
瞧瞧,当年有多少人是稀里糊涂地就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呀!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对学科和专业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如果当时除了埋首高考书本,还能读到像《通识:学问的门类》这一类的关于学科的介绍,在选专业的时候就不至于太盲目。
那,现在才读《通识:学问的门类》为时已晚吗?非也!
如果说,彼时读《通识:学问的门类》是了解学问的门类,那么,此时读这本书,就是要透过门类看门道了——收获很不一样。
读完《通识:学问的门类》,我至少形成了以下几个认识:
一是学问的门类既自成体系,又与其他门类相互关联,没有绝对独立的学科。
纵观36个具体学科,都是互有勾连,相辅相成。以考古学为例,与考古学相关联的学科可以分为两大类——人文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每一类又各有十几门关联学科。比如,人文科学类就有民族(俗)学、语言学、宗教学、艺术学等学科与考古学相关;自然科学类中的体质人类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动物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也与考古学相关。一门考古学就形成了一张学科网,足见学问体系之错综复杂。
二是要想成为一名大家,首先得是一个杂家。
我发现,在《通识:学问的门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恐怕就是亚里士多德了。说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学霸”。
随便把书一翻,亚里士多德便无处不在——哲学(“形而上学”)、语言学(欧洲古典语法的开创者)、心理学(“心灵等级”)、神话学(“神话即寓意”)、政治学(“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法学(正义论的先驱)、教育学(论述过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物理学(将所有科学知识进行体系化整理和归纳,其中一门就是物理学,时称“自然哲学(physics)”)、生物学(博物学创始人,著有《动物学》)、化学(“四元素说”)、数学(“自然科学的数学化”)、医学、文学(诗学之始,著有《诗学》)……大神是如何炼成的?亚里士多德会告诉你:学习门类多了,就一通百通了!(膜拜~~)
三是读书之乐,在于“新书遇旧知”。
说实话,像《通识:学问的门类》这种通识读本,多少有点枯燥。文科生读理科,就会似懂非懂。那么多的人名,那么多的术语,通读一遍,能记下来的寥寥无几。但是,当你在书中读到似曾相识的内容,瞬间与过去读到的知识建立了联系,就会感到无比亲切和惊喜了。
比如,在读民俗学章节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名叫“南方熊楠”。我就想起曾经在《学会学习》一书中读过南方熊楠的阅读法——“图书馆抄阅法”。在读生物学章节的时候,书中提到了一本书叫《塞尔博恩博物志》,我可是原原本本读过全书呢,原来这本书算是博物学里的经典之作啦,幸会幸会!另外,在日本电影章节,看到曾经看过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导演原来是非电影行业出身的,颇觉惊讶,更多了几分钦佩。
总之,《通识:学问的门类》一书可以是准大学生的“学科指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的“学科智库”,还可以是普通读者的“通识文本”,开卷有益,各取所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