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接受》工作坊分享之二—我愿意为自己负责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工作坊里三个焦点人物的核心故事,都是自己选择做受害者以此来证明父母曾经的“错误”。

       知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之一是责任性原则,任何人即便是婴儿也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以自我负责的态度生活,生活里就没有所谓“都是别人的错,才害得我如此的惨”一说。

       在三个焦点的练习过程里,我分别被选中扮演的角色都是父亲或是父亲的替代人物--混球(前男友),在过程里每一个相应的位置上,都会有不同的情绪涌动,感觉能量穿过身体:

       当自己感觉不被父母爱的时候,心碎了,觉着被整个世界抛弃,恐惧、害怕、痛苦…

决定不再信任,因为害怕被背叛被抛弃;

       当感觉父母的爱被分割的时候,自己不再是那个唯一被呵护的宝贝,难过、伤心、愤怒、怨恨、嫉妒…

决定要过的不开心、不如意、不幸福、让自己生病来报复父母,因为让父母最彻骨的痛就是去伤害他们的孩子;

       当还是个婴儿父母没能及时满足自己需要的时候,如天使从天坠落感觉身陷绝境,濒临死亡,那时或许就与黑暗有了契约,以为黑暗的使者从此会保护自己可以依靠,虽然它从未履约,自己没有因它的存在快乐过,但合同却不断续约…

       在最后一个焦点的过程里,案主无法放下对父亲的怨怼,虽然嘴里一直在和“父亲”道歉,但双目含怨面目憎狞,在当时能量聚集焦点集中的场域里,案主已经完全被潜意识浮出的黑暗能量所控制,引领老师坚持不顾自我消耗帮案主清理负向能量,我这个“父亲”当下的情绪先是满腔愤怒,随后是痛苦、伤心、麻木、无力、恐惧……身体经历了双臂夹紧不自主的收缩身体,腿软到请学员支持,双臂、手、脸、头麻木到无法控制……后来听说周围的同学情绪翻涌到呕吐,现场经历的“正邪之战”可以说惊心动魄,笔拙,实在不知如何言表。

       我执(ego)就是如此的控制着我们,让我们不能自圆其说的过着不可理喻的不快乐的日子。唯有愿意自我负责,放下怨怼,宽恕自己,保持觉察,才会开始为自己的身体做主,生活才是真正的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文化基础。520谐音“我爱你”,就好比 8=发,1314=一生一世。这个基本上中国人第一眼就明白,懵懂恋爱的小...
    老金博客阅读 5,781评论 0 1
  • 相信每个人都有外号,外号不一而足。大概总能够说明某人所具有的特性,形象而逼真,可以说是妙趣横生。 是有时候为光头起...
    花文子Flyao阅读 3,677评论 1 5
  • 爱情,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是,甜甜蜜蜜的每天腻歪的小情侣? 是,平平淡淡的每天柴米油盐的老夫妻? 是轰轰烈烈,曲...
    当作梦I写成真阅读 1,222评论 0 0